三國之兵臨天下_413.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璟深思半晌道:“既然如此,你再去一趟樊城,替我給徐晃送一封信,你趁便奉告他,他若要保住路昭和襄陽城的五千軍隊,他隻要這一次機遇,明每天亮前若襄陽冇有動靜,我就以為是他回絕了和談!”

隻是這把鑰匙竟然是曹操交給吳侯,這讓周瑜的心中極不是滋味,應當說,曹操勝利地挑起了江東和江夏的衝突,江東的最大缺點已經被曹操抓住了,那就是吳侯的野心。

“你說甚麼?”

徐晃實在也同意如許做,畢竟襄陽遲早保不住,能讓路昭軍隊安然撤回也是一大收成,關頭是他如何向丞相解釋,冇有丞相的同意,他能夠私行做主嗎?

如果放棄襄陽,丞相必然會指責他私行做主,可如果路昭和五千軍再次被毀滅,結果就更嚴峻了,一時候,徐晃處於兩難的地步,他昨晚一夜未睡,都在殫精竭慮考慮對策。

‘明每天亮前!’徐晃隻覺額頭一陣劇痛,他如何能夠辦獲得?

在坐文官紛繁表示附和,這時,孫權又向周瑜望去,固然孫權情意已定,但作為主公,他還是需求均衡各派好處,特彆是周瑜如許把握軍隊重權之人。

徐晃的難處是冇法向曹操交代,那麼隻要再多一個陳矯,那麼他私行放棄襄陽的罪惡就起碼輕了一半,他又道:“如果劉璟不肯,那我也冇有體例了。”

徐晃又細心看了一遍信,信卻冇有刻日,這時朱煥又道:“劉璟還讓卑職帶一句口信,他的刻日是在明天上午天亮前,如果明每天亮前襄陽冇有動靜,那就視為將軍回絕了他的和解計劃。”

..........

張昭說完,議郎張溫也起家向孫權行一禮道:“啟稟吳侯,微臣以為智囊所言極是,固然我們和江夏簽訂盟約,但江夏軍鹵莽毀船在先,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必理睬甚麼合約,應當抓住這個契機,儘力反擊江夏,請吳侯定奪。”

“各位,自初平二年破虜將軍跨江擊劉表以來,西取荊州一向是江東既定國策,至今已曆三世,計二十五年,江東兒郎為此前仆後繼,捐軀獻國者已稀有十萬之眾,明天劉表雖死,但其侄劉璟仍然占有荊州,雖兩國有長久聯盟共抗曹軍,但這並不敷以竄改江東國策,現在曹操勢弱,河北關中不穩,再有力難顧,這恰是我們同一南邊的機遇,如果我們不抓住這個機遇西進,將無顏以對兒孫。”

“夠了!”孫權一聲怒喝,打斷了周瑜的話。

周瑜歎了口氣道:“我冇有甚麼可說的,如果吳侯必然想聽,我隻想說,多年前我們敗在江夏軍的手中,此次還會是一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