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征服者_第117章 致董太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首詞的確有將董卓比作伊尹、呂尚的意義,但從另一方麵說,也有勸董卓學習這兩位先賢,要忠於君主,不要有造反之心的意義。

“實在致遠所說,文優早就提起過。我也調派過很多人就任處所,卻儘數被袁氏拉攏疇昔。而我部下親信大多是出自涼、並的武夫,在關東無甚根底,又不擅於管理處所,以是隻能作罷。”

“袁氏能調派部將占有州郡,太師也能夠效仿啊!太師無妨與袁氏兄弟一樣,派親信到各州郡就任,太師的人手握聖旨,名正言順,豈不比袁氏部將更有壓服力?”

“哈哈!”董卓大笑起來,心想難怪劉邈這小子本身不解釋,要李儒代庖呢,本來是拍我馬屁的,不美意義明說。

“哈哈!致遠公然文采不凡,這麼短時候就能寫出如此佳作。”董卓又笑道,“文優,待會將致遠的這篇高文裝裱起來,我要將之好好保藏。”

“在邈看來,太師涓滴不比伊尹、呂尚差。”劉邈恭維道,心中卻鄙夷不已。

在董府下人籌辦好筆墨的時候,劉邈終究在腦筋中搜刮到了一首合適的詩詞,因而裝模作樣地拿起狼毫,遲疑了一會才落筆寫道:

李儒看了看董卓,曉得了他的意義,道:“記恰當初在洛陽,陽都侯敬獻傳國玉璽時,太師曾經說過,若陽都侯在九江乾得好,又忠於天子,就表陽都侯為揚州牧。以儒看來,陽都侯現在已經達到了太師的要求,太師無妨將當時的承諾兌現了。”

劉邈見董卓不想劈麵表態,也能夠是需求再考慮考慮,固然感覺無法,但也冇有體例,隻好就著董卓的話題答道:“邈比來思慮太重,好久未有新作了。不過明天見到太師,倒來了一點詩興,就寫一首詩贈給太師。”

劉邈麵色不改,道:“太師有所不知,當初我能進入下邳,不過是因為出其不料而占了先機,也是陶恭祖過於輕敵。厥後我不也得乖乖地退出徐州麼?再說,袁氏不但氣力薄弱,並且另有很高的名譽,那裡是戔戔陶恭祖能夠比擬的。從袁氏調派部姑息能篡奪州郡這一點,便可看出一二。目前袁紹的權勢已經雄踞冀、青、兗三州,荊州劉表也是袁紹的附庸;而袁術本身占有豫州和天下第一郡南陽,另有陶謙、公孫瓚為其盟友,現在更在圖謀荊州與揚州。天下州郡幾近都成了袁家之物,我一個小小的九江郡又怎能抗其局勢呢?”

董卓之前冇有直接同意劉邈的要求,這時也拉不下臉麵主動提起,隻好借李儒做個台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