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讀過兵法?”
“為何?”李肅詰問道。
“你找我何事?”王通問道。
“華雄將軍向來剛強,你偷學他的技藝不得重用,也在道理當中。而你,卻並未是以記恨華將軍,反在他遇害之時,挺身而鬥勁敵,搏命奪回其首級,足見你氣度開闊且忠義之心深重。華將軍泉下有知,必會認你這個弟子。”
“口氣不小啊。”
……
李肅眉頭微皺,心中雖認同趙岑之言,卻仍有些不甘。他轉頭看向王通,問道:“王司馬,你覺得如何?”
“是的。”
“讀得未幾。”
“千真萬確。”
“部屬身為劣徒,未能護得恩師全麵,心甚有愧。他日如有機遇,必取那紅臉賊關羽的首級!”
王通看了那人一眼,冇有出聲。
大帳中站分紅擺佈兩排,站了20幾人,坐在最主位上的是一名身材高大、氣勢不凡,身穿玄色鎧甲的將軍。
“背幾句嚐嚐!”
王通低頭答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法。
“服從!”
李肅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成,隨即說道:
“我叫王通,不叫王同。”王通道。
因為他們現在還不曉得關羽的名字,以是才這麼叫,這就是傳說中的……以帽取人。
而現在,汜水關主將華雄已死,城中職位最高的就是李肅,是以,李肅也就臨時坐了帥位。
冇多久,王通便在李獻的帶領下,來到了中軍大帳。
如果今晚策動夜襲,正合孫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料,攻其不備’,或者,能小有收成。”
“孫子兵法,孫武所著。”
“不是我找你。”
王通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稟將軍,十八路諸侯中雖有知兵之人,卻也不乏庸碌之輩。部屬覺得,柿子先挑軟的捏。”
李肅笑道:“好一個通天徹地,博古通今!你能說出這八個字,莫非是讀書識字之人?”
“你背的乃是《孫子兵法》中的始計篇。但是,你卻並不是遵循挨次從‘兵者,國之大事也’開端背。
“回稟李將軍,部屬名叫王通,不叫王同。蓋因關中一帶方言口音等啟事,才被人謬稱為王同。”
……
李肅看著王通,如有所思。
李肅有些驚奇地問道:“你讀的是哪一本兵法,又是何人所著?”
雙眼瞪著王通,有些吃驚地問道:“你肯定……你隻是一個小兵?”
“聯軍勁旅多在中軍,東西兩翼兵力虧弱。是以,鄙人以為,我軍可佯攻中軍,使敵軍的中軍主力不敢輕動,再以精銳突襲兩翼,必能將兩翼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