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鈞亦起家回禮,道:“敢不竭..竭儘儘力。”
薑維本身對漢朝傢俱格式倒是一竅不通,本就是拋磚引玉之用,隻要求簡樸大氣便可。但說到輜車,則提了很多要求,既要表麵簡樸,又要內涵溫馨,還需堅毅耐用如此。
須知天下暢通以銅錢為主,金銀多用於大宗貨色交割,官方本未幾見。薑維的這塊銀子,折成銅錢怕不下三千錢,夠每人分上二百來錢,即便常日在家中,也不見得能掙得這份賞錢,何況這還隻是定錢罷了。
他故意推委。俄然,門彆傳來一陣驚呼。馬鈞轉手望去,原是幾個閒散工匠趴在門外張望,想是見到薑維脫手豪闊,皆讚歎不已。
馬鈞見薑維事母至孝,更添幾分敬意,內心暗忖:“眼下朝廷封賞未至,外郡的工匠尚留在營中候賞,常日裡並無活計,無聊度日罷了。此人所求,實屬易事。
薑維曉得馬鈞麵薄,也不再提尾款之事,想著屆時再奉上一斤銀子,如何也夠酬謝眾匠之功了。
當下,兩人就物件的數量、格式細細扳話起來。
王姓小校剛纔聽薑維講了半晌,固然一句話也聽不明白,前後隻記著了幾小我名,甚麼“韓非”、“賢人”、“李冰”,隻感覺中郎大人甚是短長。他一心想在薑維麵前表示一番,待馬鈞也落座後,搶先發聲道:
至此,馬鈞心中方有了一絲明悟。他見薑維正目光灼灼得盯著本身,遂又答道:“是戰…戰國時賢人李…李冰治水之事。”
馬鈞一愣,不想這位薑中郎一副武夫的模樣,倒是頗知典故,連巢人氏燧人氏的故事都曉得。他猜到薑維引出該典故,必有所指,隻是一時還未得知逼真,隻得誠懇答道:“語出《韓...韓非子.五蠹篇》。”
他頓了頓,又道:“又嘗聞,昔日蜀地河道縱橫,岷江易澇,殘虐黔黎。及至賢人治蜀,調士卒蒼陌生江修堰,遂使蜀地沃野千裡,號稱陸海,本地百姓,至今蒙福。馬鈞,你可知此又所指何事?”
馬鈞自小喜好格物,開蒙讀書後也未曾半晌放棄,族中很多長輩俱是嫌他不務正業,勸他用心讀書,將來好出人頭地。貳心中不覺得然,偏又有些口吃,與人回嘴不得,能對峙至今,常日裡也不知受了多少白眼和委曲。
薑維道:“非也。維父早喪,家中貧寒,家母含辛茹苦將維扶養成人,家母性儉,府裡舊物已是十餘年未曾換。恰逢此次破羌之戰,維薄有功績,州中郡中俱有犒賞,故欲重造些傢俱物什,以報家母昔日辛苦之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