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幼麟傳_第十六章 但有遠誌,不在當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馬德衡啊馬德衡,比起麵前之人,你到底還是顯得小家子氣實足啊。”

複行出二十餘裡,出了山道,進入一片河穀地帶,麵遠景象卻又為之一變,舒暢氣象再無,苦楚之意頓生。

蜀國基業草創,漢中王也是一代明主,倒也是一個好去處,馬鈞對此本也不甚順從,隻是此番卻要離家千裡。前人眷戀故裡,講究葉落歸根,他家中雖隻薄田數畝,草房一間,十數年來也是擋風擋雨、賴以資養,馬鈞一時難以棄取,墮入深思。

他這前半句為韓非子所述,用以描述齊桓公匡扶周王的豐功偉績;後半句援引北宋大儒張橫渠名言,因其言簡意宏,曆代歌頌不衰。他上一世也是深愛之,引為座右銘。此番一併說來,擲地有聲,頓讓馬鈞生出有震耳發聵之感。

薑維麵露不忍,歎道:“昔日魏王討伐董卓時曾做《蒿裡行》,詩雲: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應是見了此情此景,本日我心有慼慼然也。”

馬鈞心中默唸“但有遠誌,不在當歸”,驀地發聲笑了起來:

他望向薑文、薑武兩兄弟,道:“八月十五,我得先祖公托夢,指我南下投奔漢中王,爾等有何話說?”

飯罷出門,薑維扶著薑母登上馬車,卻見母親驀地立足,望著老宅怔怔墮淚不止。

世人各自就位後,薑維騎馬,薑文趕車,薑武騎了小黑牽著大黑,一行人即往城南行去。

見到薑維一行人後,馬鈞麵露恭敬之色,趨步上前,彆離向薑母和薑維施禮。薑母和薑維也是回過一禮,兩邊酬酢了兩句,馬鈞便借騎了薑文的大黑,彙入步隊中來。

薑維知貳心中所想,笑了笑道:“德衡兄,你我都是胸懷天下之人。須知良田千頃,豈在一畝。但有遠誌,不在當歸也!”

薑維微微點頭,這就是家生子的好處了。他又看向馬鈞,正色道:“德衡兄,我薑氏乃漢室忠良,世受國恩,維此番並非赴長安就值,而是前去蜀地投奔漢中王。回籍祭祖隻是維舉家分開冀城的幌子。敢問德衡兄,還願與我同業否?”

馬鈞早已背了個小承擔在城南等待。隻見他眼睛紅腫,麵色有些不佳,想來是昨夜表情衝動,一宿未眠。

馬鈞吃完最後一口餅子後,舉起水囊正在喝水,忽聽到薑母提到劉皇叔,驚詫之下差點把口中淨水噴將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