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過量久,兩人幾近同時斷氣身亡。
徐達固然不敵丁平典韋聯手,卻勝在有幫手互助,一場耐久戰、耗損戰還在持續。
集合全數兵力,攻殺敵軍主帥朱棣!
常遇春陣亡的動靜傳到北都,朱棣及眾文武非常震驚。
命令厚葬常遇春及公孫瓚等人,並在此建起一座陵寢,以記念這場大戰。
常遇春何人?
自統兵以來,從未吃過如許的虧,現在已是悔怨莫及。
“殿下,讓我率兵前去為常兄報仇。”徐達等將請戰道。
典韋覺醒戰神體質,丁平全麵激起神人潛能,兩位戰神神擋殺神。
“我還活著?”丁平現在還沉浸在疆場氛圍中,久久不能安靜。
公孫瓚仗著人多,將常遇春重重圍困,而常遇春仰仗無雙武力,殺得公孫軍屍橫遍野。
全死了,隻剩下丁平一人。然後兩眼一黑,倒地不醒。
“典韋他如何樣了?”
這場大戰,即將降下帷幕。
常言道,豪傑也有末路之時,常遇春在範陽良鄉被圍,多次突圍而不得,隻要決一死戰!
常遇春攻破薊縣之時,命令屠城,此中就有公孫瓚的家眷及宗族。
常遇春死了,曾經的幽州之主公孫瓚也陣亡了。
常遇春如同困獸之鬥,丁平也不急著攻城,但跟朱棣有深仇大怨的公孫瓚不能忍,公孫瓚家小皆死於常遇春之手。
越來越多的明軍包抄而來,丁平身邊隻剩最後500騎,看模樣本日凶多吉少,就在他絕望之際,典韋帶領5000人的衛隊前來救駕。
公孫瓚以為結局已定,常遇春不成能翻盤,便冇有防備往前走,噗嗤一刀砍在常遇春的肩膀上,公孫瓚想要拔刀時,刀口卻被常遇春死死抓住,公孫瓚大驚,正想棄刀而走,卻見常遇春俄然暴喝一聲,然後長槍刺出,直接洞穿了公孫瓚的咽喉,公孫瓚病篤之際,用儘最後力量拔刀,劃斷了常遇春肩膀上的大動脈。
典韋是最早跟隨丁平的愛將,說是部下,還不如說是丁平的家人和兄弟,但是老典卻死了。
“妖僧?”丁平這才知姚廣孝的存在,暗歎一聲輸在姚廣孝手裡不冤。
但是局勢並冇有好轉。
兩邊都已殺紅了眼,丁平典韋這對老火伴共同默契,連挑數十名明軍馬隊,而與徐達撞到了一起。
丁平感覺朱棣確切冇有才氣對抗,並且也不怕他玩甚麼花腔,便承諾了他的要求。不過丁平提出前提,以遼水為界,以西全歸曹軍,以東歸朱棣。
“不如請降吧。”李善長歎了口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