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霸王_第377章 以史為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看完動靜,孫策重視到呂布被忽視了,牛輔等人也被忽視了,朝廷也冇有承認他對南陽郡的節製。

“於君如此,於國度也是如此,事無大小的背後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損,法家以編伍之法勒民,嘉獎耕戰,亦出於此。其善在於能儘天下之力,併力所向,不遺一人,以是秦之民雖未幾於六國,而秦能滅六國。其惡則在於竭澤而漁,民不聊生。大爭之世,尚可勉強為之,六國既滅,又南討越,北征胡,比年不休,天下苦秦,以是陳勝才氣揭杆而起,登高一呼,而強秦土崩崩潰。”

張紘明顯心知肚明,他放下帛書,先看了一眼郭嘉。“奉孝想必是掌軍情,臨陣比武,算無遺策。”

“因為邊境泛博,事件繁多,而法家嚴苛,力圖事事儘在把握當中。於君主,則事必躬親,苦不堪言,秦始皇日夜批決文書,至夜不得歇息,卻不肯分責於人,隻為大權在握。後代之君要麼才氣不敷,隻能委任身邊親信,要麼不堪其苦,荒殆朝政。以是始天子五十而身故,二世數年而國亡。”

張紘重視到了孫策的神采,曉得他明白了本身的意義,起碼是有所貫穿,既驚奇又鎮靜。書讀很多不代表懂的事就多,還要看悟性,而悟性是天生的。張良為彆人講解《太公兵法》,懂的人寥寥無幾,為劉邦講解,劉邦倒是一聽就懂,這就是悟性。張良決定跟隨劉邦,恰是看中了劉邦的悟性。

他本該能夠長命,但他耐久高負荷的事情量摧毀了他的安康。他實際上是累死的。考慮到他暮年的求仙問道,大抵能夠鑒定他四十今後身材就江河日下,求仙問道與其說是想長生不老,不如說是想規複安康。

不過,討逆將軍很耳熟啊,可不就是汗青上孫策的官職嘛。

張紘伸手指指北麵。“大澤鄉離此也不遠。以史為鑒,豈是一句空言哉?”

巧得很,他也是法家,喜好事必躬親。

在桓典、丁衝等人的運作下,王允拜孫堅為征東將軍,領豫州牧,由太尉朱儁節製。孫策為討逆將軍,周瑜為建威將軍,統兵西行入長安,拱衛天子,歸曹操節製。

郭嘉臉上的笑容垂垂淡去,隨即再次拱手,不再有一絲輕浮。“先生所言,句句中的。”

郭嘉收到動靜,顛末一番辯論和博弈,天子同意了王允的建議,誇獎軍功,拜曹操為鎮東將軍,仍領司隸校尉,主持長安軍事,招募流民為兵。遷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拜馬騰為征西將軍,駐郿縣。韓遂為鎮西將軍,駐武功。二人皆歸皇甫嵩節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