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應眉開眼笑,連連點頭。
兩人各執一詞,誰也不能壓服誰,最後不得不折中措置。劉備、關羽帶領主力去相縣,張飛帶領兩千人回蕭縣,既防備陶謙偷襲,也防備劉岱趁機抄他後路。袁紹讓他做豫州牧本來就有將他從平原郡調離的目標,平原郡已經回不去了,蕭縣不能再失手,要不然一旦敗北,他就真的無處可去了。
關羽說,相縣固然堅毅,但畢竟是小城,住不下太多的人,終究決定勝負的還是野戰。孫策現在就駐紮在城外便是明證。譙縣是豫州刺史部的州治,你既然是豫州牧,總不能就駐在蕭縣吧?霸占相縣,進駐譙縣,證明我們有才氣擊敗孫策,豫州人纔會呼應我們,我們才氣獲得更多的兵和賦稅,強大本身。
劉岱希冀不上,袁遺又走了,隻剩下濟陰太守袁敘和他的五千郡兵,劉備總兵力隻剩下萬人出頭,孫策卻有兩三萬人,他越想越感覺不是敵手,不顧關羽強力反對,決定退守蕭縣。
孫策謙善道:“陶公謬讚,愧不敢當。公子讀書有成,文武雙全,我隻是一介武夫,豈能和他比擬。”
蔣乾拱拱手,揚長而去。
蔣乾臨時辭職,讓劉備等人籌議一番。他方纔出帳,劉備等人就爭論起來。
且蕭縣與相縣相距不敷兩百裡,萬一打擊不順利,退歸去也很便利。如果蕭縣有變,援兵一天就能趕到。至於下雨,那就更不消擔憂了,下了雨,陶謙也冇體例行軍,如何進犯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