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轉頭,打量了少年好一會兒。呂蒙?不會是同名同姓吧。不過籍貫精確無誤,應當不是偶合。
“十……十八。”呂蒙的眼神有些躲閃。
“呂蒙,富陂人。”
孫策笑了。不消試,他也曉得這孩子不成能通過測驗,除非他也是穿越者。窮文富武,冇有一點產業為依托是練不成高超武功的,就算有高超的徒弟教也不成,營養跟不上啊。像典韋如許天生力大無窮的人畢竟是少數,而這孩子看起來明顯冇有典韋如許的天賦上風。
“一個孩子,又冇兵器,能有甚麼傷害?”孫策感覺典韋有些大驚小怪。
汝口是汝水入淮水處,是真正的交通要道,水麵上帆影如織,非常熱烈。孫策駐軍於此的動靜很快就跟著來交常常的船隻傳向四方。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來,或是自薦,或是當兵。孫策一邊清算練習汝南郡兵,一邊主持測試。他不曉得本身能在豫州呆多久,淺顯人他不要,要的都是將來能跟著他轉戰四方、建功立業的精銳。
孫策越是不肯讓他們退學,他們越是不甘心,好說歹說,最後孫策承諾給他們十個名額,並且是下一期的。李通等人歡暢之餘,也對南陽產生了稠密的興趣,相約等一段時候宛城考查一番。老練園進不了,南陽郡學另有機遇嘛。
他在汝口安營,命人傳信陸康和周昂,請他們趕來相聚。
到了蓼縣界,孫策愣住了腳步。蓼縣是廬江郡的屬縣,他固然有朱儁的手令,能夠征調廬江、九江的糧賦以備戰,但是他冇有直接辦理這兩個郡的權力,越界分歧規定。陸康又是一個很講端方的人,他不想因為一些細節惹來非議,形成不需求的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