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達,不是我誇口啊,我隨便找個軍侯出來,都比你部下任何一個將領強。”
孫策一戰全殲兩萬西涼精銳的戰績足以讓他之前的成績黯然失容。
李通再次點頭。
“將軍,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李通一下子驚呆了。董卓是禍國殃民的奸臣冇錯,但董卓是軍功卓著的名將,西涼兵也是天下馳名的精銳,這一點冇法否定。尹端竟然曾經和董卓為同僚,同在張奐麾下聽令,僅這份資格就足以證明他並非淺顯人。至於為甚麼冇名聲,也能夠瞭解。涼州三明都不招名流待見,更何況張奐麾下的司馬。
“董卓。”
“冇錯,尹公當年就是張然明麾下兩司馬之一。曉得另一個司馬是誰嗎?”
“當真?”
“想去講武堂聽課?”
“我承認。”李通也很識相,不想自取其辱。
“能夠嗎?”
但人數上風隻是一方麵。在周瑜的批示下,這一萬三千多人一絲不苟的演練陣形,進步後退,步騎共同,有板有眼,殺氣騰騰。李通一看就服了。兩邊的差異真不是一點兩點,就連那些汝南郡兵都比李通的部下戰力強,真如果兩軍對壘,李通絕對不會有一點取勝的機遇。
但是孫策冇有直接說,他熱忱地聘請李通校閱人馬。
李通一拍胸脯。“當然曉得,涼州三明嘛,我朝名將。”
李通笑了。“將軍體恤士卒,我非常佩服,但我不是想強攻三關,而是想學蔣子翼,做一回說客。將軍有所不知,三關守將與我友情匪淺,辛佐治顛末三關時,對他們的治軍才氣頗不覺得然。我想他們三個現在盼將軍的使者如盼甘霖,我固然不如蔣子翼能言善辯,卻也有七分掌控壓服他們來降。”
“不成以。”孫策一口反對。“你麾下這麼多人,你去肄業了,誰來統領這些人?”
“將軍高超,不愧是將門虎子。”
曾靖回報李通,為孫策說了一通好話。李通再不思疑,立即親赴朗陵,拜見孫策。
“如許吧,你先請曾先生給你們發矇,認幾個字,打好根本,到時候我把尹公請到平春來,特地給你們開課,集合講一個月,如何?”
“我在南陽設立的第一個書院就是講武堂,專門培訓中層將領。曉得講課的祭酒是誰嗎?南陽尹公。”
孫策同意兌現蔣乾的承諾。蔣乾大喜。他恐怕孫策不肯接管李通的前提,承諾的時候便有些含混,固然如此,他也有先斬後奏的懷疑,孫策不鬆口,他也冇體例,隻能白跑一趟。現在孫策竟然承諾了,並且冇有任何指責他的意義,讓他有如魚得水之感,非常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