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範的見地很普通,起碼和周瑜、郭嘉等人冇法比。說到底還是見地小,他就是一個縣吏,冇端莊求過學,這輩子也冇去過多少處所,仗著妻家的資財拉攏了一群遊俠兒打打鬥,橫行鄉裡還行,真讓他會商天下大事就有點難為他了。說得刺耳點,他連天下究竟甚麼樣,十三州都在甚麼位置都說不清。
將袁耀當作弟弟看,將來得了天下,封袁耀為王應當是最抱負的成果了吧。隻要不是腦筋壞了,都清楚這是袁耀統統獲得的最好成果。就算投奔袁紹,袁紹得了天下,也一定能封袁耀為王啊。
袁權啼笑皆非,孫策較著喝多了,有點管不住嘴了,大逆不道也就罷了――論大逆不道,他是後起之秀,袁家纔是老謀深算――如何連女子也能封王?不過他的設法與眾分歧,蔡琰做了南陽郡學的先生,馮宛等人也折騰甚麼織機,女子封王也不是不成能。但是,他對袁耀的安排卻讓她又驚又喜。
“袁耀本身冇野心,那隻是袁紹一廂甘心。他,呃……”孫策打了個酒嗝,一股酒臭味劈麵撲來,袁權不由自主的掩住了鼻子。孫策渾然不覺,一邊到處找酒杯,一邊說道:“他還在拿朝堂上的那一套來想題目,他就是一頭豬,遲早被我宰了,到時候,我分袁耀一塊肉就是了。咦,我酒杯哪兒去了,我……”
袁權被他看得臉熱情跳,垂下頭,伸手取過酒壺,又給本身倒了一杯,一飲而儘,鎮住將近跳到嗓子眼的心臟。
“嗯――”孫策連連點頭,幅度很大,口水都飛出來了,一滴恰好落在袁權的唇上。他很誇大的揮了揮手,手裡的酒杯甩了出去,掉在地上。“袁耀的事……不算事。”
袁權氣得牙癢癢,恨不得衝出去抽呂範兩個耳刮子,讓他醒醒酒。幸虧孫策冇喝多,彷彿已經聽出了呂範的曲解,不如何搭他的腔,隻是不得已的時候纔對付兩句。
袁權滿身生硬,一動也不敢動。
“袁耀的事?”
在某種程度上,呂範和孫策有類似之處。
袁權哭笑不得,卻還是舉起杯子,和孫策碰了一下。孫策一飲而儘,靠在案上,用手托著臉,儘力的睜著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袁權。“姊姊曉得我要說甚麼嗎?”
袁權幾次衡量,最後還是坐了下來。孫策給她倒了一杯酒,推到她麵前,又舉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