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嘴角一挑,瞥了楊弘一眼,暴露略帶調侃的笑容。楊弘心虛,頓時語塞。
方纔入駐大營,還冇來得及洗漱,楊弘來了。
楊弘訥訥地乾笑了兩聲。
再往前走幾十裡就到魯陽關了,但是戲誌才反對去魯陽。他建議曹操北上,從小道穿越伏牛山,去洛陽。魯陽關還節製在袁術的人手中,說不定正等著他們自投坎阱,以他們這點兵力底子闖不疇昔,不如從小道去洛陽,傳聞朱儁正駐軍洛陽,曹操能夠去投奔他。
楊弘駭然變色,汗如雨下。
周瑜笑了。“文明先生,你屈尊屈駕,來營中見我,我感激不儘。不過有些話,我感覺還是說明白的好,免得曲解。你說輜重營的工匠不從命號令,敢問是誰的號令?是袁將軍的號令,還是孫將軍的號令?”
更首要的是工匠們以為,除了孫將軍,冇人會尊敬他們,用得著的時候另有幾句好話,用不著的時候底子不把他們當人看。之前受命共同諸將攻打莊園,就有人對他們呼來喝去,如果不是孫將軍給他們撐腰,說不定有人會被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了一圈下來,隻要孫將軍最在乎他們。冇有孫將軍的號令,我們哪兒也不去。
周瑜腔調安閒,落落風雅,冇有一絲不敬,乃至連一點活力的感受都冇有,卻堵得楊弘啞口無言。楊弘難堪非常,想拂袖而去,卻又不甘心。除了向周瑜乞助,他真的無計可施了,總不能看著武關淪陷。
與其如此,不如另尋前程,憑藉朱儁就是一個不錯的挑選。朱儁曾經安定南陽黃巾,與皇甫嵩、盧植並稱大將,就連孫堅都曾經是他的故吏,威重天下,眼下能和袁氏兄弟對抗的人屈指可數,他勉強能夠算一個。
楊弘無法,隻得來找周瑜。
楊弘苦笑道:“正如你如言,孫伯符胸有大仁,擔憂西涼兵侵入南陽,南陽會像潁川一樣生靈塗炭,承諾了我的要求,但是輜重營的工匠冇有孫伯符那樣的見地,他們拒不從命號令,不肯去武關……”
周瑜接到動靜,命令停止進步,返回宛城。
一起追來,固然小範圍的戰役經常產生,但曹軍已經鬥誌全無,根基是一觸即潰,小部分人逃到山野當中,大部分人做了俘虜。周瑜一邊走一邊清算,回到宛城時又多了一千多人,幾十匹戰馬。
“如果都不是,那我想問先生,另有誰有資格給那些工匠命令?先生,你想奪孫伯符的兵權嗎?”
曹操已成驚弓之鳥,就算不死也冇甚麼威脅了。袁術存亡未卜,宛城局勢隨時能夠生變,孫策重傷,武關急需援助,有太多的事需求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