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自傲滿滿的說道:“當時一定有效,比及提示的事產生了,就算呂、袁二位大要不覺得然,心中也必然會對主公的先見之明大為讚歎,下次再有近似的環境,就會當真考慮了。”
徐庶的推演很切確,王羽很清楚的曉得,袁術很快就會在襄陽城下吃個大虧,折損大將孫堅,無法之下,完整放棄南陽,縮回豫州。
獲得青州的動靜後,董瘦子一顆心總算是落了地,精氣神頓時規複了。既然王羽開端大張旗鼓的屯田,明顯就是要在青州落地生根了。
“關中方麵,稍稍規複了元氣,並確認了我軍的意向以後,董卓開端蠢蠢欲動,西涼軍勢分兵三路,以李傕、郭汜屯華陰,出蒲阪壓迫河東;董越屯澠池,進窺函穀關;張濟出武關,攻略南陽,兵鋒已至丹水,析縣一帶……”
先是攻打南郡不果,頓兵於堅城之下;然後袁紹入主冀州,抽脫手後,敏捷調兵遣將,聲援周昂,豫州情勢頓時反轉,變得岌岌可危;冇等袁術想好如何應對,張濟又斜刺裡殺出,完整攪亂了袁術的陣腳。
除了冀州、荊州以外,王羽所曉得的汗青,已經竄改了太多,尤以關中最甚。王允死了,呂布叛逃,賈詡被本身挖走,汗青上長安變局的幾個最關頭的人物都消逝了,關中情勢會如何演變,王羽也拿不準主張。
青州大戰連場,其他諸侯也冇閒著,動靜最大的是董卓。
“元直,你感覺接下來宛洛情勢將如何演變?”
“元直,若果如你所料,關中有變,我軍當如何應對,才氣藉著變局之利來撈取最大的好處?”王羽的興趣越來越濃。
在洛陽時,王羽最大的冤枉就是將幷州軍收歸旗下,開端還算順利,和呂布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了。可厥後因為貂蟬的事一鬨,那點如有若無的好感刹時崩潰,臨走送了那麼大一小我情,都冇能稍稍打動呂布,王羽對此深表遺憾。
如果呂布也插手,袁術就四周受敵了,底子無從抵擋,呂布能夠趁機蠶食南陽北部的地盤,按照詳細情勢,決定攻略潁川還是南下荊州。
何況,他在洛陽虧了本,兩手空空的回到了關中,不儘快搞點賦稅,以西涼軍的構成而言,他隻能等著分崩離析了。
“不但想著自保?莫非他要攻略關中不成?”田豐善於內政,並不代表他不懂計謀,呂布在洛陽,想要擴大的最好方向實在是南陽,而不是關中。
“成果呢?”王羽詰問。
“偌大的洛陽城都冇能換到個‘謝’字,空口口語就能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