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強兵_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袁紹懶得聽這些場麵話,不耐煩的打斷了許攸:“好了,子遠,你不要再謙善,既有計,便道來,說得不當,吾也不會究查,其彆人也不會以此攻訐於你。”

頒發完長篇大論,審配回身詰責:“公則兄,麵對如許的仇敵,你有必勝的掌控嗎?”

因而,包含先前的渤海、樂陵在內,冀州的十二個郡國,就這麼被硬生生的割了將近一半出去。固然那幾個郡都城算不上腹心之地,但丟了的時候越長,影響就越大,如果比及秋收,被公孫瓚取了本地的稅賦,那就大大不妙了。

西涼諸將。令群雄聞風喪膽的徐榮,百萬黃巾,無一不是他的部下敗將。在開戰之前。他的這些敵手,哪個又不是被遍及看好,氣力也占有上風?

“任仇敵耀武揚威,總也比入彀打敗仗強!界橋一戰,公孫瓚固然傷了元氣,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如果敗北,他還是很輕易就能捲土重來的。”審配陰測測說道:“公則兄,你這麼急於催戰,莫非隻是急於建功,連冀州的安危都不顧了嗎?”

在輿圖上代表曆城的位置重重點了點,審配又在環繞臨淄在輿圖上畫了一個圈。

世人噤若寒蟬。

“為今之計,隻要先攻平原,處理了公孫瓚,那些嘍便不敷為懼了。”為此召開的軍議中,郭圖如是發起。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許攸拱拱手,道:“攸鄙人,隻是本著為主公分憂的表情,大膽進言,想著或可起到拋磚引玉的結果……”

但是,他的幕僚們,這些名動天下的名流們,卻冇能給出哪怕是一條不靠譜的建議,為了要不要靠近青州,他們就爭辯不休。莫非冇人明白,本身要的不是靠近青州與否,而是完整消弭青州的阿誰禍害嗎?

“於禁部名義上駐防臨淄,但實際上,城內常駐的精銳軍隊隻要千餘,剩下的都是淺顯郡兵,於禁的軍隊經常會以練習的名義。分開駐地,行動範圍很難精確估計。隻能臨時以為,是在東至安丘、都昌;北至海岸;西至漯陰如許的一個範圍……”

郭圖當然不敢接這個話茬。先前他不曉得於禁的軍隊行動竟然這麼飄忽,以為單單對付一個徐晃的話,應當不難。可聽了審配的諜報,他才發明,王羽老謀深算,很能夠在出兵之前,就預先做了安插。

“前次青州的黃巾之亂中,他們就曾蠢蠢欲動過,隻是奉高一戰,分出勝負的速率太快,乃至於半途而廢,但芥蒂畢竟是結下了,他們內心多少也會擔憂,被王羽算後賬。何況,此番要他們脫手,也不是直接與青州為敵,而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