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的腳步聲響起,打斷了劉表的笑聲。
他先是命令,命逃卒們後退兩百步,然後纔派了千餘兵馬出城,先繳了這些逃卒的兵器,隨後才放他們入城,並騰出了一片虎帳,以供他們駐紮。
這四千多的逃卒,再加上先前投奔而來的逃卒,人數靠近五千,幾近靠近蘇哲整編新兵的全數。
前來投奔?
天氣方明,蘇哲俄然間調集諸將議事,說有大事宣佈。
公然是位樸重的老將,還真是實話實說……
此言一出,眾將頓時色變。
蒯良詫異道:“那蘇賊竟然這麼仁義,會主動放這些士卒分開?”
半晌後,劉表也倉促的登上了城頭,望著城前蘇軍步地,不由凝起眉頭,麵露幾分疑色。
蘇哲劍眉一凝,厲聲道:“我現在以車騎將軍的身份,號令你皇甫義真,率本部五千兵馬佈陣城前,隨我攻打襄陽,你敢方命不成?”
兩天後。
蒯良也猜疑道:“蘇賊熟知兵法,他應當曉得曉得本身環境不妙,攻城乃是下下之策,莫非他想耍甚麼狡計不成?”
“蘇車騎既然發令了,我豈敢不從。”皇甫嵩不甘心的領命,悶悶不樂的告彆而去。
他便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傳令將士們,不得鎮靜,蘇賊若敢攻城,便給他迎頭痛擊就是!”
劉表也點眯頭,看向文聘,“這些人你都查問過了嗎?”
從城頭而來的士卒,前來稟報,說是很多蘇軍逃卒,從蘇營而來,要入城投奔他劉表。
皇甫嵩神采一怔,眼神愈發猜疑,一方麵是為蘇哲對兵法的觀點而詫異,另一方麵,又被蘇哲這番玄乎的答覆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