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張遼固然有才,卻冇趕上明主,跟著呂布如許的主子,天然冇有效武之地,一向以來也就冇有甚麼搶眼的表示。
怎奈那兩千士卒中,有很多呂布的嫡派士卒,抵死不肯隨他投降,還宣稱萬不得已,要一把火燒燬陳留城,叫城中萬餘百姓隨他們一起陪葬。
皇甫嵩捋著白鬚,沉吟半晌後,點頭道:“照你這麼說,彷彿也有事理,那你覺得,張遼這封詐降書的企圖安在?”
皇甫嵩聽罷,恍然覺悟,便點著頭讚歎道:“還是大將軍智謀超凡,看破了張遼的詭詐,老夫幾乎被他給騙了。”
畢竟,連日行軍,長途奔襲去伏擊呂布,已令將士們耗了很多體力,眼下人困馬乏,誰都不肯意再打攻城戰這類硬仗。
回到郡府大堂,張遼把頭盔狠狠的砸在結案幾上,神采凝重,深思不語。
故張遼不得已之下,才向蘇哲提出,明日是否能在南門率雄師策應,他到時候會翻開城門,放蘇哲雄師入城,一舉蕩平那些死忠於呂布的頑逆之徒,以免陳留一城百姓被生靈塗炭。
龐統卻未答,向著蘇哲會心一笑,說道:“張遼想乾甚麼,不消我說,想必主公已猜到了吧。”
張遼一拂袖,回身大步流星的下了城,直奔郡府。
讓他感到有些不測的,這竟然是一封降書。
砰!
他當即叫擺佈筆墨服侍,親手寫下了一封手劄,派人送往城外蘇虎帳中給蘇哲。
他要召降張遼!
“成心機,白日張遼纔回絕投降,這會工夫就轉意轉意,要求降了。”蘇哲笑著將手中降書,示於了世人。
蘇軍如潮而來,又如潮而退。
城頭上的兩千呂軍士卒,無不長鬆了一口氣,各自抹著額頭上的汗珠,光榮本身逃過了本日一劫。
蘇哲隻是一笑,目光看向了龐統。
他神采凝重,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傳令下去,各部謹防死守,時候警戒。”
張遼在這封降書中宣稱,他已決定適應天命,歸順於蘇哲,為蘇哲效犬馬之勞。
他輕吸一口氣,大聲道:“蘇子明,你不愧是九奇之首,溫侯輸給你輸的一點都不冤,我張遼佩服。”
感慨過後,皇甫嵩又問道:“既然大將軍已經看破了張遼的狡計,但不知大將軍籌算如何對於。”
蘇哲交戰天下,光靠黃忠徐晃等幾位大將,明顯是不敷的,張遼這等將帥兼具的大將,恰是他急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