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_第79章 神宗帝下詔旌賢劉尚書奉旨承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三甲:

第一甲:

第十三名婁瓚,浙江歸安縣人。

第六名餘特,南直隸五河縣人。

夫萃天下之人才而限定於資格,則得之者少,失之者多。其不得者,抱其沉冤抑塞之氣,噓吸於宇宙間。其生也,或為佯狂,或為迂怪,甚而為幽僻詭異之行;其死也,皆能為妖,為厲,為災,為祲。上薄乎日星,下徹乎淵泉,覺得百姓之害。此雖諸臣,不能自治其脾氣,自深於學問,亦不得謂非資格之限定有以激之使然也。

第九名郭力,湖廣長沙府人。

詞曰:

釋子:甘露僧、陳思阮,共二人。

第九名牛布衣,浙江紹興府人。

記得當時,我愛秦淮,偶離故裡。向梅根冶後,幾番嘯傲;杏花村裡,幾度徘徊。鳳止高梧,蟲吟小榭,也共時人較短長。今已矣!把衣冠蟬蛻,濯足滄浪。

萬曆四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第二十九名丁詩,南直隸江寧縣人。

禮部為欽奉上諭事。今將采訪儒修賜第姓名、籍貫開列於後。須至榜者:

第十四名蓋寬,南直隸江寧縣人。

貢生:嚴大位、隨岑庵、匡迥、沈大年,共四人。

第三名徐詠,南直隸定遠縣人。

第二十三名王太,南直隸上元縣人。

第十三名胡縝,浙江杭州府人。

第五名湯奏,南直隸儀征縣人。

第八名木耐,陝西同官縣人。

第十五名向鼎,浙江紹興府人。

臣聞唐朝有於諸臣身後追賜進士之典,方乾、羅鄴皆與焉。皇上旁求側席,不遺幽隱,寧於已故之儒生惜此恩澤?諸臣生不能入於玉堂,死何妨懸於金馬?伏祈皇上,憫其沉抑,特沛殊恩,遍訪海內已故之儒修,考其行事,第其文章,賜一榜進士落第,授翰林院職銜有差,則沉冤抑塞之士,莫穩定而為祥風甘霖,同仰皇恩於無既矣。臣愚罔識忌諱,冒昧陳言,伏祈睿鑒實施。

生員:梅玖、王德、王仁、魏好古、蘧景玉、馬靜、倪霜峰、季萑、諸葛佑、蕭鼎、浦玉方、韋闡、杜儀、臧荼、遲均、餘夔、蕭樹滋、虞感祁、莊尚誌、餘持、餘敷、餘殷、虞梁、王蘊、鄧義、陳春,共二十六人。

第十名婁煥文,南直隸江寧縣人。

話說萬曆四十三年,天下承平已久,天子整年不與群臣訪問,各省水旱偏災,流民載道,督撫固然題了出來,不知那龍目可曾旁觀。忽一日,內中間了一道上諭,科裡鈔出來,上寫道:

臣等伏查,已故儒修周進等,其人雖龐雜不倫,其品亦瑕瑜不掩,然皆卓然有以自主。謹按其平生之究竟文章,各擬考語,另繕清單,恭呈禦覽。伏祈皇上欽點名次,揭榜曉示。隆恩出自聖裁,臣等未敢擅便。其詩文、墓誌、行狀,以及訪聞究竟,存貯禮部衙門,明示來茲可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