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_第17章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婁公子故裡遇貧交(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葦帶。

次早,叫了船隻,先發上行李去。蘧太守叫公孫親奉上船,本身出來廳事上道彆,說到:“老夫因嫡親,在此數日,家常相待,休怪怠慢。二位賢侄回府,到令先太保公及尊公文恪公墓上,提著我的名字,說我蘧佑年老龍鍾,不能親身再來拜見墓道了。”兩公子聽了,悚然起敬,拜彆了姑丈,蘧太守執手送出大門。公孫先在船上,候二位到時,拜彆了表叔,看著開了船,方纔返來。兩公子坐著一隻劃子,蕭然行李,還是寒素。瞥見兩岸桑陰稠密,禽鳥飛鳴,不到半裡多路,便是小港,裡邊撐出船來,賣些菱、藕。兩弟兄在船內道:“我們幾年京華灰塵中,那得見如許幽雅景色?宋人詞說得好,‘算計隻要返來是’。公然,公然!”

看看天氣晚了,到了一鎮,人家桑陰裡射出燈光來,直到河裡,兩公子道:“叫船家泊下船。此處有人家,上麵沽些酒來消此良宵,就在這裡宿了罷。”船家應諾,泊了船。兩弟兄憑舷痛飲,談說古今的事。次早,船家在船中做飯,兩弟兄登陸漫步。隻見屋角頭走過一小我來,見了二位,納頭便拜下去,說道:“婁少老爺,認得小人麼?”隻因遇著這小我,有分教:

畢竟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化。

蘧公孫回到嘉興,見了祖父,提及路上遇見王太守的話。蘧太守大驚道:“他是降順了寧王的。”公孫道:“這卻未曾申明,隻說是掛印逃脫,並未曾帶得一點川資。”蘧太守道:“他雖犯法朝廷,卻與我是個故交,何不就將你討來的銀子送他盤費?”公孫道:“已送他了。”蘧太守道:“共是多少?”公孫道:“隻獲得二百兩銀子,儘數送與他了。”蘧太守不堪歡樂道:“你真可謂汝父之肖子。”就將當日公子交代的事又奉告了一遍。公孫見過乃祖,進房去見母親劉氏,母親問了些路上的話,慰勞了一番,進房安息。

坐了一會,換去衣服,二位又出來拜見了表嫂。公孫陪奉出來,請在書房裡。麵前一個小花圃,琴、樽、爐、幾、竹、石、禽、魚,蕭然敬愛。蘧太守也換了葛巾野服,拄著露台藤杖,出來陪坐。擺出飯來。用過飯,烹茗清談,提及江西寧王背叛的話:“多虧新建伯神明獨運,建了這件大功,除了這番大難。”婁三公子道:“新建伯此番有功不居,尤其可貴。”四公子道:“據小侄看來,寧王此番行動,也與成祖差未幾。隻是成祖運氣好,到現在稱聖稱神,寧王運氣低,就落得個為賊為虜,也要算一件不平的事。”蘧太守道:“成敗論人,固是庸人之見;但本朝大事,你我做臣子的,說話必要謹慎。”四公子不敢再說了。那知這兩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暮年中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騷不平,每常隻說:“自從永樂篡位以後,明朝就不成個天下!”每到灑酣耳熱,更要發這一種群情。婁通政也是聽不過,恐怕惹出事來,以是勸他回浙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