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之史_篇外、真正的赤壁之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4戰役過程戰役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鐫字曹操根基同一北方後,作玄武池練習水兵,並對能夠動亂的關中地區采納辦法,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霸占夏口(今武漢境),翻開了西入荊州的流派,正相機兼併荊、益州(治CD再向北生長;而憑藉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製定先占荊、益,結合孫權,進圖中原的戰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曹操采取侍中、尚書令荀攸之計,領雄師直出葉縣、宛城(今河南南陽),另遣輕騎襲襄陽(今屬湖北)。八月,劉表病亡,曹軍放慢進軍速率,施加軍威,欲不戰而得荊州。時孫權派魯肅以弔喪為名,往觀情勢,拉攏劉備,連合劉表舊將,對於曹操。魯肅在途中得知曹操進軍荊州的動靜,乃日夜兼程趕向襄陽。劉表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遣使投降曹操,驅逐曹軍。正抓緊籌辦迎敵的劉備得知劉琮投降時,曹軍已過宛城。玄月,曹操至新野(今屬河南)接管劉琮投降後,逼向荊州要地。劉備為避曹軍銳氣,與諸葛亮、徐庶等率十餘萬軍民倉促南撤,退向計謀要地江陵(今屬湖北荊沙),並令關羽領萬餘水兵順漢水、溯江水會師。劉備至當陽長阪(今當陽境),與魯肅相見,接管其勸說,願率軍轉東,向孫權靠近。時曹操已過襄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