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說還是那句時也命也,董卓的好牌到了昭陽君手上,就算它本來要糊成漿糊了,昭陽君也能讓它絕地逢生,想想當年隋末時隋朝彷彿要完,慈航靜齋都代天選新主了,無雙國師還不是力挽狂瀾,把隋朝從滅亡邊沿拉了返來。現在的局麵可冇有當時候的糟糕,更何況此次昭陽君另有無雙顏值加成,有特彆高漲士氣的技能,以是當兩軍交兵時——
說好的一起向西攻進洛陽把董卓那老賊大卸八塊呢?
但是呢,就在這諸軍中有一人則是#鶴立雞群#,他就是任代理奮武將軍的曹操曹孟德,在洛陽傳出董卓欲劫遷天子,遷都洛陽這一冒天下之大不韙動靜並肯定了動靜為真後,曹操就發起在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陝西,和袁紹的行軍一起圍困董卓。但是這並冇有甚麼用,都說了大師都是各懷鬼胎,光想用飯不想乾活了。
當然也不止黨人們這麼想,盤據在天下各地的群閥特彆是參與了此次聯盟討伐董卓的軍閥們也是千萬冇想到,不但輸得完整,還將本身辛苦打下的地盤拱手讓人了,更甚者有人還把命交代了,不成謂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公孫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而其上峰幽州牧守劉虞以忠誠聞名,公孫瓚對其多有不平,現現在已有反心,他必定想殺劉虞以代之,進而擴大地盤,補足武備。奉孝以為隻要略加教唆,激化二者的衝突,唔,能夠從劉虞關愛百姓,忠於漢室這兩點動手,誘其攻打公孫瓚。不過呢,劉虞雖於政事上見長,但他以及他的部下在領兵作戰上並不善於,而公孫瓚有武才卻在士卒數量上不敷,二者皆有所長又有所短,一旦打起來必然會兩敗俱傷。到時候朝廷隻要打著安撫的名號入駐,想來就輕鬆舒暢多了。等拿下了這部分幽州,再往東北攻打公孫度——”
昭陽君從書籍上抬開端來,望著王允,彆人看家是坐著,而寄父大人是站著,但從氣場來講,人家昭陽君完勝,單輕飄飄的一眼都會讓寄父大民氣裡發虛了。
至此,以淮水為邊界往北到附屬於幽州的遼西兩郡,以都城第一候選長安為邊界往東到渤海灣/東海,包括了京師洛陽、幷州、冀州、荊州、兗州、半個徐州等北方要地,實現了開端的同一,為同一北方奠定了強有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