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自客歲十一月歸入府內,半年來居於東廂,恭儉謙恭,年前日日按端方來上房服侍大奶奶,年後大奶奶免了阮氏的禮,阮氏推讓了兩回,依下了,數月來避與東廂養胎,冇有一次越矩,想來是真的策動了。祝媽媽讓繡梅進耳房來等著,本身倉促穿好了衣服,前去上房稟告。
元興十六年四月,燕京高恩侯夏府。
既然喬氏的孃家如此的倔強,喬氏又是那樣的脾氣,不免有些女人家的醋意,且多少付與言行,兒子在內帷當中多少有些委曲,十年來喬氏霸著後院,莫敢介入,幸虧喬氏能生,十年中生養三子,現在又懷了一個,客歲開恩讓宗子身邊跟了五年的通房丫頭生下一個女孩,客歲十一月,宗子在外私納妾室,喬氏大鬨一場,看在阮氏身懷夏家骨肉的份上,最後忍耐下來,也算賢能淑德。現在阮氏出產期近,宗子長媳相互謙讓體貼,內院妻賢妾美,也算家屬之幸。
戌時四刻,世人方纔入眠,一個十四五歲,穿戴桃紅色繡花比甲的丫環一手掌著一盞罩燈,一手撫著耳邊的鬢髮,腳步輕巧中帶著些許慌亂,走過遊廊,一次三叩連連拍著上房婆子值夜的耳房。
事雖大事,在上房繡梅也未敢大聲,壓著聲音道:“祝媽媽,姨娘肚子一陣一陣的疼,快有一個時候了,想來是到日子了,勞煩媽媽上去請大爺大奶奶的示下。”
碧月捧了一盞成窯浮紋小蓋盅過來,正要遞給喬氏,被喬氏一抬手掃到了地下。哐噹一聲,蓋盅摔得粉碎,茶漬溢了一地。
昌慶三年仁宗病逝,太子即位。在不到四年的時候裡,大梁皇朝逝去了兩個帝王,一個儲君。北境的強鄰遼國在大梁皇權更迭之際,尊上帝號,舉國南侵,新繼位的天子被迫北上禦敵,出征前,應內閣一再呈請,在元興二年一月立夏氏之子為太子,以固國本,夏氏尊為皇後。夏家按製授予侯爵,即高恩侯。
第一代的高恩侯在夏氏被奉為皇後的三天後,就含笑而逝。現在的高恩侯是夏氏的長兄夏皋,年長幼妹十餘年,年過五十,身材發福,挺著一個大肚腩,五官周正結實,眼袋有些下垂。安閒端坐著受了宗子長媳的禮。夏文衍起家,嘴角壓抑不住笑意,像父親稟告了阮氏正在出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