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者。”
桌上食品很簡樸,每人一葷一素,一碗蛋花湯,加無窮量的白米飯。
“我的庇護所,不養混吃等死的閒人!”
嘶!!!
何賽飛剛翻開對講機頻道,就聞聲刺耳的謾罵。年青的何賽飛眉頭舒展,非常嫌惡。
幾十名院士,學者和家眷衝動地盯住熱氣騰騰的花灑熱水,伸手感受著熱水澆在手背上的熱氣,衝動地淚流滿麵。
大夫護士,科研學者每天事情,能夠獲得工時積分。
蕭凡道。
還想用醫學院的袁院士威脅他?
相差極大的對比。
第二部分是家眷區。院士科研者的家眷入駐。享用簡樸食品。這些人作為冇有出產力的投奔者,對蕭凡基地冇有進獻力,但可作為後勤保障。
曾經叱吒一方的各界學者,在疇昔30幾天裡,忍凍捱餓,還得飽受小區暴力者,和迷霧奇特生物的威脅。現在,他們跟著蕭凡,有安然的庇護所,有暖氣,有充沛的食品,竟然另有收集。
“你還欠老孃50斤冷凍肉,200袋大米,200袋麪粉,和50箱生果罐頭!你親口承諾我的!隻要我幫你勸袁院士,你就會給我這些物質!”
“現在統統家眷跟著鞠鞠、徐芸去登記,遵循特長認領事情任務。每天發工時積分。有積分,便能夠兌換食品,插卡采辦熱水,也能夠在庇護所超市采辦物質。”
“這套體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