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之前看電視,那些贓官要貪汙軍餉,光衣服就這麼多,再加上彆的,那就是幾十萬兩銀子。
“真的,以是各位大人放心吧,必定都少不了,不過,除了這些,我們實在也能夠談談彆的買賣。”
她現在的棉花和之前空間裡的不一樣,空間裡的那些根基上不需求甚麼本錢,但是現在種的棉花,有野生費,她雇的人很多,光人為就是一大筆錢。
不過畢竟是掙錢的買賣,隻要給人為,就有人乾,說不定,到時候又能吸引一批從彆出來的百姓。
倒是他們幾個大男人愣怔半晌。
一坐下來,幾人就焦急道:“宋女人,我情願出高價買你的棉花,還但願你能將棉花多給我們留些,我們慶州軍有五萬,有了這些棉花,就能好好過冬了。”
何況今後天祥縣的棉花多了,代價天然就下來了,到時候做這些棉衣也能節流一些。
實在宋寧種棉花的時候就想過了,本年她這隻是試種,如果能成,今後天祥縣就能大麵積蒔植棉花,到時候,天祥縣的棉花就能供應全部晉朝,今後天然是不缺。
咱就是說能不能聽她說一句?
不過就算是二兩銀子,也比買了棉花在內裡做要便宜。
4、五哥彪形大漢站在她麵前,一個個身高體壯,看著就是軍中出來的。
這幫人到底都是習武之人,渾身的氣質都不一樣,壓迫感滿滿,但是進到宋家以後,院中的人都隻是點頭請安,並冇有太多的反應。
軍隊裡這麼多人呢,怪不得之前聽鄭大人說晉朝近幾年不大行,就這些軍隊都不好贍養。
這如果擅自昧下,後半輩子都不消愁了。
誰能想到,大半夜的就被砸門聲給吵醒了。
宋寧本來還擔憂她的棉花摘不完,冇想到現在全部縣裡的人都來摘棉花,這還愁啥?
玉娘子那邊的布運到這邊來,這邊再招人縫製棉衣,也免得買棉花再去彆處。
“我是隋陽軍都尉,宋女人,請你必然要將棉花賣給我。”
宋寧一拍縣令大人的肩膀:“鄭大人,為了我們天祥縣的將來,這類事情,就靠您了。”
市道上的棉花便宜的一斤五百文,貴的一兩銀子乃至往上。
加上布料、野生費,一套棉衣算下來如何也得二兩銀子。
轉頭看向一旁笑眯眯的縣令大人,破案了。
人都想過上好日子,隻要有錢賺,再偏僻的處所都有人去,題目應當不大。
因為這事忙了一整天,早晨歸去的時候天氣已經不早了,終究能歇息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