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203.二零叁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臣同處置們已問清楚啟事,有因府衙吃緊,遂把閏年或豐年的積餘先行拿去糶米的,等真的忽降天災,一時半刻反倒拿不出糧來了。也有本就嫌常平倉運作煩瑣,怠慢有為的,遂倉內空空如也,不過是個安排。”

“臣覺得這筆賬不消算了,不管多少,百姓皆不堪負。此次雹災,致秋糧有望,江附近幾年自暮秋至開春,酷寒非常,即便給百姓免了田賦,分公佈施糧,尚不知可否熬過鳳凰五年,來年還要等朝廷發糧種,一種一收,又是幾個月的事。梵刹稱子母財為長生庫,至為鄙惡,此時取的是天災錢,臣附和方纔何尚書所言,當趁此悉心整飭。”

成去非的諫言乍聽之,並無不當之處,原大司農權柄就在於此,國朝財務除卻少府專管宮廷開支,本就是大司農同度支尚書並行其事,這兩年台閣權重,日削月侵,大司農幾近被架空,現在俄然歸政,台閣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英奴遂道:“也好,常平倉的事大司農臨時接辦輔之。朝廷設此,本為黎庶,空馳名譽,是朕的瀆職不能察。”

端是一片熱誠,英奴聽得出調侃之意,遂也隻是看向成去非,成去非默了半晌,才道:“煩請今上向仆射問事,看府庫可否支撐泉府一味不取分利週轉。”

“臣這是這一回賣力常平倉賑災的主事官,臣同幾位處置這些日籽實地去辦理此事,發覺揚州境內多處常平倉要麼粒粒可數,要麼則是完整空著的。”

“今上,仆射現在總知各項事件,日不暇給,有疏漏處情有可原,糧倉的事情,可由司農府分擔,如此,仆射的擔子也輕些。”

百官心底不免直罵此人成心攪得民氣惶惑,一時卻也跟著紛繁附議,天子應允,此事作罷,中書令重拾方纔所議泉府之事,雲宜擬出細則,隻要京畿要地農夫可借,還是不管身份皆可來泉府假貸?且農亦有三六九等之分,息錢是否就此一刀切?倘不能在借期內了償,泉府可有懲戒之法?亦或者告貸日短在十天半月內,是否可酌情免息?此舉是由一郡試行?還是推行至各大州郡?林林總總,中書令提數十條之言,百官再度熱議,天子聽世人又是一番好吵,遂止道,目光並未投向任何人:

鳳凰五年玄月伊始, 勘檢寺院方得行進,逢冰雹之災,中樞下旨各大寺幫手各府衙賑災濟民, 不久便有人告上來, 雲梵刹借災情之際而濫放子母財,利錢之高已達六分, 黎庶雖知火坑在前, 卻不得不跳,此事上達天聽後,天子命有司參與檢查, 真相如報,朝堂之上又是一番喧華。或雲梵刹此舉並無不當,隻是子錢當有所放低, 不能不體恤民情;或雲佛既肯渡人, 怎能反將人往死路相逼, 子母財之害不亞於苛政重賦,當趁此機,端本澄源,明罰敕法, 悉心整飭。或雲梵刹與當戶,兩邊皆出於誌願,朝廷不該過分乾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