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120.一二零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旱澇天災,建康向來隻知堵,不知防,常常弄得陂竭歲決,不堪再用。阿灰這度支尚書確切做的更加邃密起來,疏浚河渠、改革耕具、運營軍屯、庫藏保管等諸多事件,皆歸入其掌計範圍,不成謂不周到。

寅時剛過, 司馬門外已聚了一片人物, 有喜乘牛車的,也有步行而來的,三五成群, 或喁喁而談, 或忽朗聲而笑, 不過是些縹緲話題, 有司侯在一旁,懶得轉動,不時有那麼幾句入耳,亦無太多新奇感, 便是清談, 仍論有無之題, 拾前人牙慧罷了,亦或者曲水流觴,詩酒酬酢,佳句偶成也是難事,畢竟逃不過談玄,無一語及情,隻求高致,同前朝詩言誌緣情早已南轅北轍。倒是大尚書常有山川清爽詞句,得以傳播。

話音落了瞬息,中書令張蘊持笏道:“今上既欲定考課之法,當命大尚書分條著作,諸曹則合作而行。考成之賞,在於積粟富民,善莫大焉,臣附議。”

尚書檯一世人仍往台閣方向去,背麵幾位尚書郎聚在虞歸塵身側亦在籌議細則,成去非一人走在最前麵,似是偶然開口,直到往台閣坐定,先問顧曙土斷一事,聽他把剋日環境一一報上來,該審批的公文順手批了,顧曙方拿了一捲圖紙過來,待緩緩展開,倒是建康城東北輿圖,由金水上遊劃出一道線來。成去非隻看了一眼,便道:“是要開渠麼?本年風調雨順,正宜如此。”

“這渠倘是開了,可灌溉兩岸良田無數,本年雖氣候穩定,可縱觀這數十年來,建康總歸是旱澇無定,幾次無常,此舉無益民生,大可為也。”成去非略略一打量,便曉得他企圖,顧曙並不覺異,至公子焚膏繼晷,何事不察呢?

“公卿及內職大臣當如之何?”

內侍回聲遵旨,接過奏疏,大聲誦起:“臣有言,先時國度始製九品,各使諸郡選置中正,不同自公卿以下,甚於郎吏,功德才行所任。然臣聽聞名不敷乃至異人而能夠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後馳名,非所當疾也。愚臣既不敷以識異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按常為職,但當有以驗厥後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今考成之法廢,而以譭譽相進退,故真偽渾雜,真真相蒙。今除九品,則宜準古製,陳周、漢之法為,綴京房之本心,可謂明考課之要矣。百官考課,王政之大較,但是曆代弗務,是以治典闕而未補,可否混而相蒙,陛下以上聖之宏略,湣王綱之馳頹,神慮內鑒,明詔外發。臣奉恩曠然,得以發矇,雖學寡識淺,願著作典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