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又是大吹大擂之詞,龍少驄不覺莞爾,不過相對其他而言,他還算是冒著被織田信長叱罵的風險,大膽提出了本身對軍事擺設的觀點。因而,龍少驄順手將這份軍情放在了最上麵。
龍少驄再接著翻看其他軍情,卻幾近滿是報喜不報憂,功城掠地、殺敵請功之類,千篇一概,實在是承平無事,還要自我裝點說,萬民敬佩信長殿下恩德,城主不辭辛苦,夜以繼日帶領民夫加固城池,時候防備敵軍來攻。
能登藩國,“槍之又左”前田利家率軍剿除境內一貫一揆『暴』亂,殺敵一千,梟首二百。
龍少驄不想再為此多費腦筋,僅憑為民請命這一條,他對丹羽長秀的好感,便又增加了幾分,因而將這份軍情安排在了羽柴秀吉之上。
當下,龍少驄一念起這個名字,就不由得胡思亂想起來,昏黃當中,或許是想看清本身將來的路途,在一樣的位置上,不想步他的後塵,一樣的機遇下,堀秀政向上,他卻向下。
p.s:一貫一揆:可簡樸瞭解為受佛教鼓勵的農夫『暴』動,一貫指的是佛教在日本的一個流派,一貫宗,一揆則是日本對布衣的稱呼。
北陸,柴田勝家軍團攻入越後國頸城郡,殲敵二千,現與上杉軍對峙於高田城下。
主公明鑒:
蒙主公恩德,長秀受領若狹一國九萬石領地,卻因公事繁忙,從未親臨,為民造福,內心甚是惶恐。今受主公之命,初到若狹,經一番檢察,但覺此地土窮戶窮,儘是山地連綴,並無大川平原,遠敷、三方,大飯三郡皆臨海而列,不宜耕作,是以其民窘蹙,人丁不旺。
秀吉拜上。
至於丹羽氏勝,則是因受安藤守就父子勾搭內奸武田家的連累,被一同放逐。龍少驄暗裡裡體味到,丹羽氏勝與丹羽長秀乃屬本家,可在撻伐大和國立下大功,又受信長犒賞一百判金的長秀大人,卻未出麵向信長殿下討情,而是自告奮勇,主動調離了京都,前去本身屬地若狹藩國去了。
可按理說,這位跟從信長殿下多年,又久經疆場的老將,如何會被一點小小的波折所累,莫非是他怕了?
當看到此處,龍少驄心中一凜,隻感覺這個織田家宗子確切有過人之處,無怪於信長殿下早早將家督傳給了他。
主公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