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的神采很奇特,兩眼內裡彷彿冇了焦距,沉默了一會兒,漂渺的聲音說,“之前我也覺得是故事,但是現在我信,這不是故事啊……”
“睡吧,睡吧。”婦女嘀咕著,去幫男人脫衣服了。
話音未落,男人便是一聲冷哼,“人在做,天在看,咱老劉家一貫誠信做事,這缺德的招數能興一時,還能悠長嘍?”
大火伸展到他家的商店時,俄然停了下來,然後轉頭持續往西邊燒了。
劉家的後代也謹遵這個教誨,把這油鋪子運營下去,逐步生長成了大商行。
我忍不住想起之前劉總對峙要遷墳的事。當時我就有所思疑,現在看來,莫非他是因為這張紙片?
“大火燒十四兩,小火燒十五兩……”(火燒是北方的一種麪食,普通也叫火燒饃)
“當家的,你如何不睡啊?”
我低頭一看,是一張修補過的紙片,上麵有些混亂的線條,像是一副古輿圖。
明末清初時候,開封府是河南承宣佈政使司的治所,也就是現在的省會都會,經濟繁華。因為本地盛產花生,以是當時的開封是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食用油中樞,幾近天下的油商都在本地油坊街設了總店。
老劉頭俄然想起了在油坊街迴盪了三天的叫賣聲,另有那白叟轉頭時跟火神爺普通無二的邊幅,內心俄然明白了甚麼。
男人還是不為所動,吧嗒吸了口煙,彷彿不想再持續這個話題了,“做買賣就是做人,得講知己呐。睡吧,這兩天就是中秋了,要夙起把火神爺的貢品備好,保佑咱本年能平安然安的疇昔。”
婦女似是有些羞惱,嘴裡嘟囔著,“曉得了,曉得了,還是求火神爺保佑咱發財纔好,像你如許的老好人都不保佑,還拜火神爺乾啥。”
他猖獗衝進街道最東邊自家的店裡,從床頭拿出來已經傳了五代的鉤秤,然後跑出屋子,迎著廚子跪了下去。
大火燒了足足一夜,一整條油坊街幾儘灰燼,隻要劉家老店仍然聳峙在一片灰燼當中。
三天後的八月中秋,喜慶的節日讓人們把深夜的叫賣聲忘記了。就在這天夜裡,老油坊街上俄然平空颳起了一陣風,然後不曉得從那裡冒出的火冒,一下子竄了起來。
“天乾地燥,謹慎火燭……梆,綁,梆……”
我皺著眉頭,忍不住問劉總,“這故事……劉總感覺是真的?”
“感激火神爺爺,感激火神爺爺……”
老劉頭不成置信的冒死揉眼睛,不但是因為那老頭平空消逝,還因為他剛纔在那老頭轉頭的刹時,竟然看到了火神爺的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