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問一出,章侯想必對此也多有不知,因而也轉向維城以待其詳解。張維城笑了笑說:“放燈之由來倒也不甚長遠,乃是吾叔祖偶爾戲之,不成想所見者皆覺得佳,因此襲承下來,至今已稀有十載了。關於這山火嘛,初陽章侯先檢察此山植樹,是否有人識得?”
或許心中有所希冀,寥寥幾個時候都感覺有些難耐,錢章侯笑道:“初陽時而蕭灑,時而溫婉,時而狠惡,時而急性,倒不知何時纔是真正的初陽呢?”
婢女還未答覆,卻聽得初陽道:“吾家世傳醫術,初陽雖憊懶但也習得幾分。莫如就此前去拜見令祖母,如有效力之處豈不大佳?”
章侯難堪地笑了笑,也不辯駁。張維城倒不閃不避,直接回道:“初陽此言恰是,當代之儒五穀不分果木不辨者甚眾。我若不是因參與放燈事件也確是不知龍睛樹為何物。”
張府想是數世運營,屋舍迴廊來去迴環,亭台樓閣重堆疊疊,比之楊府或許娟秀不如但範圍遠勝之,更兼整齊莊嚴更是讓民氣中頓起敬佩之情,初陽暗中也讚歎不已。
遊移了一陣,張維城暗想祖母也曾得很多名醫診治,都隻是治本不得治本,或許初陽真能彆辟門路將祖母病痛一治而愈。思及此處,維城點頭帶著二人往內宅而去。
循著石階,三人也來至山頂,燈景由上而下又是分歧。若以山頂小亭為花中嬌蕊,山燈為花邊花瓣,則龍山就如是浮於夜空盛開的火蓮,初陽心中除了歎服更無彆的言辭,忍不住說:“始作俑者何人?亦可謂大才矣。隻不過如有燈燭顛覆而未及毀滅,豈不是頓成山火,禍延世人?”
張家掌燈時節,三人已經到了府門,維城叮嚀家仆備好車馬於西門相候後才欣欣然帶路往城中最熱烈處去。
大街冷巷,到處都是燈海人海,遠瞭望去燈火光輝,銀河失容。小狐東張西望,彷彿猶嫌雙目不敷,恨不得本身多生幾目纔夠用。
敗興而來,縱情而歸,恰是此次出遊的最好寫照。三人一狐皆是心對勁足,回到張府已近子時。本覺得府中人多已安寢,不知何故卻見主子來往,麵上多有不豫之色。維城心中一驚,急詢一婢女方知祖母舊病複發,正延請山陰名醫救治。
回顧見小狐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樣,三人無不捧腹。維城招來下人再取美酒以饗好酒之狐,方纔得回溫馨。席間論及山陰之燈何故冠絕海內,維城說:“山陰多竹,多紙,多燭。物多則賤,燈材易得且賤,何人不為燈?不但必為燈,擺佈鄰家更要相互攀比,無人肯落於人後。世族大師則手筆更大,常以一山為燈場,到時滿山燈火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