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6軍禮聘了1o多名德**事教官,另有日本、美**事教官。此中巴森斯賣力全軍練習,伯羅恩為德操教官,祁開芬為炮隊教官,曼德(挪威人)為馬隊教官,慕興禮、魏貝爾為德文教官。全軍一概習洋操,遵循德國6軍教條停止練習。因為新軍練習仍以德**事教官為主,袁世凱又在虎帳中設立德語書院傳授德語。彆的,還在小站營盤設立成武備軍官黌舍,後改成講武堂,禮聘德國人漢納根為教官;另設步兵、炮兵、工程兵等隨營軍事書院及學虎帳,傳授兵法、槍炮、算學、測繪、地理、戰陣攻守等,培養新的軍事人才。
甲午戰役,在聞清軍敗訊後,袁世凱持續致電盛宣懷,指出新式軍隊遠遠不能適應近代戰役的要求,建議亟練新軍,鼎新軍製、操法、設備。他說:清“各軍皆不知槍炮”,天津運來的快炮冇有鞍套、馬匹及炮油,所配炮彈不敷1o分鐘之用,放炮時“門澀”,“一敗即棄”;兵士用槍“不對準星”,隻知托平亂打,難以射中,“何能禦敵”?!又闡發兩邊好壞,“寇練兵純用西法,能習西式兵器,用又表裡協同,獎懲明,號令嚴,事權一,不吝費。我皆反之,且各軍敢戰者總計不過六七千人,分守各路,實嫌太單,恐愈戰愈糟,愈難結束”。向盛宣懷建議:如籌得有款,宜請名教習,募學徒千人,教兵官當真講究西法,另改軍製。為將來計,此軍情絕非老軍務所能到手,槍炮全不知用,何能哉?他最後還毛遂自薦:如練新軍,“弟願任監督,必有以報”。
綠營歸兵部所轄,天下虎帳可分為“在京”和“在外”兩種。“在京綠營”由步軍統領(即九門提督)統轄;下分擺佈兩翼,各設總兵,總兵之下則為城防營,有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等官。另有一部分在京綠營,分屬於漕運總督,兼任護漕之責,其職務即是護路差人。至於“在外綠營”則直屬各省,由總督或巡撫節製調遣,以是各省督撫的官銜有“節製軍務兼理糧餉”一項,就是指綠營。綠營統兵的軍官有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百總、外委等。軍隊體例以營為單位,設管帶一人,每營5oo人。天下的綠營總數共約5o萬人。綠營到了清末,餉給過薄,乃多虛額,檢閱時則以雇傭販子惡棍充數,武官由捐納出身,軍隊缺額在半數以上,腐蝕已極,乃至承平天**興,勢若破竹,綠營乃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