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文昭的幫忙下,朱明一趕緊了幾天,調劑了軍隊體例,安排軍隊主官。共建立七個營,每個營約五百餘人的體例,另有四個新虎帳、一個騎虎帳、炮虎帳,連同隨營軍校,如果全軍滿編將有七千人。再加上瓊州昌化的四個營兩千多人,如果順利完成編練,朱明幾個穿越人把握的武裝力量將有一萬多人,在各方博弈的大棋局中,好歹都有了必然占邊據角的力量。但是實際上,連雲目前隻要四個營和炮虎帳是滿編的,騎虎帳好不輕易湊足百餘人馬,其他三個營和四個新虎帳都隻是個空架子,除了一些連排長作為需求的骨乾外,連一個新兵都冇有。全甲士員共有三千四百多人。
與南下時一起順著北風分歧,春夏之交時,受冷暖氣流的影響,風向飄忽不定,時而南風,時而北風,很多時候船隻還得靠人力劃槳才氣驅動進步,是以船速不快,珠江口到連雲將近四千裡的路程,走了整整十三日夜達到連雲。
“我記得有個學者說*為甚麼敗給共軍,黃埔軍校畢業生隻學習了六個月是首要啟事之一。”
“我總感覺不太結壯,這幾個月的學習,多數人不過識字一千的!連字都不熟諳,如何做軍官啊?今後如何晉升為將官?如何批示幾千幾萬雄師?”
與此同時,隨營軍校第二期開學。除了在昌化帶回的三百門生外,還選撥了三百名流兵,第二期共有六百多人。
明末軍隊練習,因賦稅貧乏,兵士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彌補,能做到每三日一練習已算不錯了。但連雲的旅順軍倒是日夜練習,體力耗損非常大,幸虧有了充足的賦稅支撐,全部兵士不但能吃飽肚子,並且每天有充足的肉食作為蛋白質彌補。
黃文昭轉頭看看其彆人都離他們很遠,便抬高聲音跟朱明說:“我記得,一個年青的見習排長冇個三五年的軍校學習,是不能畢業的,這些軍校生才學習了三四個月,就做排長,這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