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二卷第6節風月官司(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從姑母那邊刺探清楚,事情卻不能急著做:先要密查清楚翁家的籌算,如果不肯讓表妹進府做太太,則統統的統統就全都付諸流水,提也不消再提了。

獲得確信,郭小七心對勁足,接下來便能夠動手操縱了:他先到城中買了幾本陶淵明的詩集,又買了幾樣禮品,讓下人提著前麵跟著他進到李家的院落中:“少淵兄?少淵兄在家嗎?”

“小七來了?”曹太太強打精力,把事情和他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此事啊,小七,就如許算了吧。啊?”

李泉書讀很多,腦筋不及郭小七那般靈動,卻也絕對不是傻瓜,聽到這裡,對方的來意約莫已經做到心中稀有,嘲笑了幾聲,他說:“這一節嘛,倒也非是無解。想來隻要此科得中,日子天然便能過得下去,到時候,學我嶽母家的模樣,雇請兩個下人,不是便能夠了嗎?”

這句話說到曹太太的內心去了:如果李泉得中,統統休提,此番落榜,又要等上兩年,誰曉得兩年以後是個甚麼模樣?如果還不能中呢?連番場中蹉跎的在這常熟縣中也不乏其人,相鄰三條街上的徐秀才,本年三十六歲了,還是個秀才,卻老是穿戴一襲長衫,以讀書人自居,家中事全憑老婆籌劃,和本身同歲的趙氏,老得倒像是已經有六十出頭一想到女兒將來也會落到如許的地步,曹太太豁然張目:“你說得對,小七,這件事不能就如許完了”

“侄兒不敢。嬸子本是愛之深方纔責之切。侄兒內心,很明白的。”

“宋版的陶集,倒真要瞻仰一番了。”李泉是誠懇人,想到甚麼就說甚麼,不會假客氣的那一套,伸手取過詩集展開來看:“不過,郭兄,我於此道也並非熟行。”

“那,這部書我留幾天,嗯,就三天吧。三天以後,必然償還。”

說完了這些風雅之事,郭小七身材前探,非常獵奇的望著李泉問他:“少淵兄,此次省會赴考,心中可有成算?”

“版本是否長遠是一回事,是不是好版本,則是彆的一回事。”郭小七說:“我是想請你訂正一下,有冇有錯字?”

曹德政和女兒都有點慌了手腳,如果順服了她,逼迫李泉退婚既非本心所願,更難以開口;如果不順服她,這般餓下去,怕用不到幾天就會出了性命

聽夫人調笑,曹靈羞紅了嬌靨:“嬸子還要拿侄女耍笑嗎?侄女這一次來,是有事想就教嬸子和李家大哥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