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22節山東大案(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看過你們上一次呈上來的公事,貴縣當中,流民百姓生存可安設得穩妥了嗎?”

“從本年蒲月份到現在,轄地以內一場雨也冇有下過,百姓嗷嗷待哺,省裡、朝廷彆離撥下銀子購糧濟急,不過大人您也曉得,隻是我這萊蕪縣內,就有民戶五千三百六十二戶,人丁在兩萬高低,這一天當中人吃馬喂,非論是糧穀,草料,舍粥用的粳米,破鈔總要在數百千兩高低,還不消提雇請民夫挑挖深井,以圖取水,這些也都是要費錢的。卑職不敢欺瞞大人,省裡下撥的銀子,早就為縣裡花得光光,以是卑職覺得,是不是把朝廷下撥的用來采辦糧種的銀子,臨時……拿來,老是要先讓百姓吃飽了肚皮再說其他啊?”

回到任上的第二年夏天,縣內大旱,項進開端構造民夫挖井取水。遵循朝廷的則例,如許的民夫每人每天有六錢銀子的人為,他想了個點子,請來了縣裡士紳、教官、訓導、三班衙役等人說:“天值大旱,想來朝廷不久便會有恩賞賦稅下撥,萬歲爺身在九重,掛念百姓,這一年的賦稅,怕就是要免除了。不過,萬歲爺體貼我等,我們卻也要儘力報效朝廷,本官覺得,大旱不是人力能夠挽回,我等卻不能因為天旱而少了孝心。以是,本官昂揚報效,自捐半年的俸祿,覺得添補我縣本年賦稅額度。其他不敷的部分嘛,就要靠大師多多支撐了”

他曉得自家事,賦稅有藩司措置,刑名就通盤交托給福濟,本身樂得安逸,一起清閒至今,直到本年的四月十三日,出了一場大禍――

當下各自點頭,紛繁散去,接下來項收支了一張佈告,把和處所上士紳相商的成果奉告百姓,這一來便有些能人所難了:既要挖井著力,縣裡還要剝削人為,讓百姓到那邊去說理?有那亢言有聲,以歇工相抗的,項進便派人抓了來,學著福濟的模樣,置在站籠中,放在縣衙外的照牆上麵示眾。

天子有一句話冇有說錯,福濟確切是定郡王載銓保薦的,當時是在道光二十八年。

項進之毒手就在於此:虧空搞得連勇於嘗試的人都冇有鬨到最後,還要請他來回任不成實在這也是他聰明的處所,如果本身彌補了一部分,使前任感覺事尚可為,則又何必‘倦勤’?這就是宦海上所謂的‘抗不彌補’,為‘自固之計’

田書元也是深深皺眉:項進和趙光的話冇有扯謊,萊蕪、平陰兩縣確切有很多流民湧入,非論是民生,治安,調劑,辦理都非常的讓人頭疼。隻是,把朝廷拿來籌辦為來年春季采辦糧種的銀子用做它途,將來究查起來,本身厥罪甚偉,倒要當真思慮一番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