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210節 和珅之死(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

“說的是,大師先列舉和珅的罪行,煩請蔗林拿條記下來,再來辨彆前後如何?”

這是無可安慰當中想出來的一句話,但竟然產生了奇特的感化,和珅臉上的神情俄然變得很奧妙了,可說是孫兒巴望一親祖父的渴念,也能夠說是受屈者巴望獲得安撫的等候,總之,在這一刻,可猜想到他視死的表情,浩然如遠遊之回籍!

說完,他向一個差役使了個眼色,兩小我掖著他,踏上一條骨牌凳,差役扶住他的身材,身材很高的張遠帆一伸手把白綢騙局套進和珅的頷下,直抵咽喉,看看安妥了,伸腳踢掉凳子,那差役將手一送,和珅的身子微微晃了幾下,靜止不動。

“……蔗林,我說這話你約莫不會信賴,但我晚死了半個月,早死十五天,我不但不會家破人亡,或者還會有優詔嘉獎,”他說,“我如許說未免言之過火,但以今上之仁厚,對我既往不咎,不算期望。”

“這也是的。不是甚麼值得慶賀的恩旨,用不到設香案。”說著話,和珅舉步走出,董誥麵南而立,等和珅跪好。董誥朗聲宣讀,“大學士和珅各種悖妄專擅,罪大惡極,大學士九卿文武大員翰詹科道等。奏請將和珅照大逆律淩遲正法,著加恩賜令他殺。欽此!”

走筆至此,說幾句題外話,和珅之死的一段,取自清人條記小說。但在我看來,這類隻問首惡,餘者不究的做法隻能在當時讓天下人無不感念聖德——但實際上,嘉慶帝的這類做法很不聰明。

董誥的這類快刀斬亂麻的觀點獲得世人的附和,因而先盤點珠寶庫,因為除了代價以外,必然另有很多非臣下所能用的東西在內,公然,一經查抄,找出桂圓大的東珠便有十粒之多,另有嚴峻數十斤,連大內都冇有的紅寶石。

“太上皇大斂以後,我在初三的早晨就服毒殉主,那一來,你想呢?”

而天子也能夠據此訓戒帶兵大員,當初軍機大臣報喜不報憂,純粹是仰念太上皇高年。不瀆陳拂逆之事,決非包庇火線將領,自今今後信賞必罰,實事求是。一樣能夠收整飭之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