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102節 鹽務積弊(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龔裕苦笑著,他和勞崇光僚屬之間甚是敦睦,說話也就不消很客氣了:“聽你的說話,竟似是軍機大臣的口氣了。”

有些話是天子能夠說,旁人說不得的,鹽課之事乾係太大,以賽尚阿為首的幾個軍機大臣同時撤除大帽子,伏地見麵不止:“聖明無過皇上。”

賽尚阿苦著臉一咧嘴:“皇上健忘了嗎?高宗年間有‘兩淮鹽引案’……”

勞崇光和劉炳章愣了一下,,同時放聲大笑起來。

龔裕當真的想了想,對勞崇光說:“若說減少匣費,本來是總督大人與本官分內之務,不過,總還是要和鹽政福大人商討一番,再做事理,你看呢?”V

賽尚阿,祈雋藻等民氣頭暖呼呼的,深為皇上體恤老臣而打動,當即清算儀容跪安而出。

幾小我出去,天子盤膝坐在炕上,思慮著剛纔軍機處重臣未敢出口的話。

“那,辛階兄的意義呢?”

而對於他上的第二封摺子,天子深為意動:鹽漕二政是很讓人重視的,上一年和陸建瀛、楊殿邦見麵的時候也提及過,不過事情總要一步一步停止,便將精力全數放到漕運之上,本來是想在漕運鼎新略見效果的時候再動手停止的,不過這一次湖北巡撫的一紙奏章,倒讓他來了精力:“龔裕的發起,你們以為如何?”

和陸建瀛賢與不肖構成對應的是龔裕的兩篇摺子,天子大為讚美,連稱:“這纔是謀國之言”不但是天子賞識,從戶部銀庫一案中擺脫出來的賽尚阿,也深為感唸對方援手之德。

外務府掌管天子的私財,提出數額不等的數十百萬兩――這筆錢叫帑銀――托付於鹽商,用來攫取厚利,而鹽商要支出的,則是每年每一鹽引中提出三兩作為‘帑利’,返還給外務府,起於乾隆十年,到乾隆三十三年,二十餘年間為外務府賺取了超越千萬的厚利,不過此中有一個題目,就是二十餘年來統統的帑利都冇有一個明白的明細數字,隻要一個籠統的總數。

天子偏著頭,皺著眉,一副不知以是然的神態:“高宗年間之事?是甚麼事?”

這件事辦得雷厲流行,天下震驚,不過一千萬兩之數過分龐大,即便鹽商素稱大富一時候也籌措不齊,便分期交納,誰曉得頭一兩次還好,到了前麵,又開端拖欠,時候一久,便不了了之。到了乾隆第5、第六次南巡的時候,因為鹽商儘力供應,極儘浪費之能事,天子心中歡暢,一次性豁免了三百六十萬兩之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