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100節 鹽務積弊(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辛階啊?起來,起來發言。”

龔裕拿過奏摺,當真的研讀著。劉炳章的奏摺是如許寫的:“……臣竊覺得,戶部銀庫盜銀一案,其來也漸,其發也速,實乃戶部執掌之部員與一眾庫丁高低勾搭之果京中故事:庫丁本為粗吏,按月支付朝廷俸米,戔戔之數,而起居豪奢,猶勝貴爵,何也?”

“至於翁心存其人,墨客爾。值國度度支之地,本非量才所用,我皇上賢明神武,於此一節當早有乾綱默運之偉見,此非臣等所能進言一二也。”

“此事眾所周知,如何辛階兄想起它來了?”

“寫好了,請大人過目。”

“寫好了嗎?”

固然回絕了勞崇光在省內做鹽政改製的發起,龔裕卻如何也放不下此事,他曉得,上結主知,全在實心氣力辦差,弄一些鶩聲氣,華而不實的活動,最後隻能是自取其敗。就如同裕泰年初開衙以後不久上了一封摺子,內裡提到,英夷進京之時,應仿效高宗朝前例,一展我天朝海納百川的氣度,免除其膜拜之禮。

龔裕大大的愣住了:“辛階兄的意義是說,搶在陸大人之前,把這鹽政鼎新之事,落到實處?”他迷惑的問道:“過後提及來,這般掠取同僚的功績,鼓吹出去,怕是很不好聽呢”

“這不能夠算是搶他的功績吧?畢竟,兩江於我省相去甚遠,相互也全無搭界之處。陸大人有他本身所統領之地,大人有大人的所屬,可稱是各做個的。如何算是搶功績呢?”

“臣於湖北任上,接獲京中邸報,上稱:經戶,吏等部查實,庫丁產業不下十數萬兩之多,並有大珠及珍珠手串等物。想此等人不過微末小吏,即便有縱令需索,何得如此敷裕?”

劉炳章是廬江縣人,字仲良,本年25歲,自幼讀書,卻屢試不中,至今不過秀才身份,前年龔裕任安徽巡撫的時候,將他延請到本身身邊,做一個一名掌管府衙公文來往的清客。這一次龔裕讓他草擬的,是針對戶部盜案的奏摺。

比及龔裕看過他所撰擬的折底,對勁的一笑:“這‘草率撤換’四字用得極好,想來不但是賽鶴汀要感念你援手之恩,便是皇上,也當為此中警言擊節讚美吧?仲良小兄公然大才”

“兩國邦交事豈等閒?便是我皇上賢明神武,尚不敢等閒定奪,而將此事托付公議,裕泰以一省封疆,等閒進言,置滿朝同僚於疏忽,置皇上於疏忽,實不知其人多麼肺腸?”

把京報放在一邊,龔裕如有所思的站起家來,舉步向外,穿過府衙的天井,進二門的簽押房:“大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