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那邊有甚麼動靜嗎?”楊銳在屋子裡喝了半盞茶,對著出去的陳廣壽問。
“滬上……”陳廣壽不曉得楊銳要問甚麼,隻是把通訊處的那些電報回想了一下,道:“滬上冇甚麼特彆是事情啊,就是都城裡的國會明天通過了一個議案。”說罷遞過一份電報來了。
“大抵是吧。關內事情比關外多。現在關外就變成了之前的南非,你冇看到士官黌舍都搬到這裡來了?”齊清源看著潘承鍔笑道。
2:1906年財務支出為預算,參照03年財務支出為1.0492億,08年財務支出為2.3482億;財務赤字在1903即為三千萬,此處預算為三千八百萬兩。
陳廣壽早就明白同一類的電報要放在一起,
楊銳見他躲避題目,看著他一會才道:“冇有捐軀就冇有勝利,這類捐軀,不但是統統人的捐軀,另有小我的捐軀。你如果冇有委曲最好,如果有委曲,也要給我忍著。現在是反動,不是排排坐,分果果。你們啊,做了甚麼,捐軀了甚麼,我都很清楚,但是很多時候為了大局,必將不能搞均勻主義,小我主義更是要不得。我們還是要朝前麵看,朝天上看。很多東西,當下感覺委曲,但是看長遠一點,以國度民族計,這就是小事了,滿清一朝兩百餘年,那麼多造反的,有幾人終究能勝利?反動不勝利,位置再高,權力再大又有何用?洪秀全都做了天子了,最後還不是身故國滅。
陳廣壽給楊銳的電報當然不是‘無夫奸罪’如許的無聊的事情,上麵有兩個事情。一是盛宣懷的鐵路告貸案,一是財務金融案。前者是盛宣懷在建國會之前提出的,內容不過是因為大多民辦鐵路公司隻開公司隻集資,並不修路,以是他想借洋款修鐵路。設法是好,但是阻力極大,並且鐵路民辦又是光緒之前答應的。並且又有通化鐵路公司這麼一個好例子,關內關外修了有一千多千米的鐵路,以是在建國會以後。盛宣懷的這份鐵路告貸案被議員采納了。在坐的士紳,比如四川、湖南、浙江、廣東,這幾地的議員都在鐵路公司裡都有股分的,天然也就拿著鐵路公司本錢金的放貸利錢。鐵路一旦修了。本身股本不但要添出來,利錢也冇得拿,這事情如何會同意?以是他這個議案一提,就被反對了。鐵路的事情被否,倒是不出盛宣懷料想,不過現在這個情勢他也冇有體例。
滿清有這筆錢嗎?楊銳以為是能夠的,任何獨裁政權都必然是有私賬的,小金庫天然不在話下。可如何才氣體味詳細環境,把這筆錢弄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