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_第四十五章 通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時通化縣城的東關可謂是人隱士海,客歲那艘三百噸的火輪船到通化的時候,就引得幾十裡外的人都往城裡趕,明天倒是兩艘――本來是三艘――比客歲還大的洋船到通化,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並且這船還是附屬通化輪船公司的,又如何不讓如深受交通不便的士紳百姓們歡暢呢?為了慶賀輪船公司的新船到港,在士紳們的建言下,通化縣可貴的弄了個歡迎典禮,以道賀通化至安東、通化至天津、通化至上海的航路開通。

暢旺號船善於三寶正站舵輪室裡親身站在舵輪邊,嚴峻的望向前名的江麵。中間愛嘮叨的引航員吳老瓜嘀嘀咕咕的講著客歲夏季他帶著人清理巷道的事情:“那傢夥……那場麵……隻聽‘轟、轟’幾聲,哎呀媽呀,比打雷還響的雷呀,那山就不見了……大夥啊,頓時都跪下了,你曉得為啥跪麼?俺們這渾江啊,相傳啊老早老早的時候,這江還是叫沸流江來著,水清的很,可厥後不曉得為啥江內裡出了兩隻老鱉精,它們冇事就瞎折騰,就把這水給混淆了。有道是啊,渾江水,渾漿漿,兩個老鱉興風波……”

鐘觀光又看了一眼貨單,上麵有三千多桶洋灰,這洋灰都是木桶包裝,一百七十多公斤一桶,算下來的話有六百多噸,都是用來築城的,當然這隻是一部分的一部分,真要完成新通化城,冇個十萬桶是不成能的。這也是楊銳出的主張,說是這東西簡樸好用,比切石頭牆塊多了。隻是這東西不能碰水,二道江那邊都在打地基挖壕溝,獨一的屋子也是工人們的窩棚,雖是玄月雨水少但這東西不能放在內裡,要不然來幾場秋雨那就毀了,還是卸在縣城吧,鐘觀光如此想到。

對於大鬍子馬丁鐘觀光還是很有好感的,固然他很難服侍,可做事情還是很敬業的,就是脾氣大些,底子不把老闆當人看。傳聞當初德國青島建港的時候,他本來就是副總工的,但因為脾氣獲咎了人,遲誤了大人物掙錢,以是隻做了個幫手的幫手。此次東北要總工,青島那邊的德國人就把這個刺頭給扔了過來。

艙室裡的人正聽他老神叨叨的念歌的時候,吳老瓜卻往外掃了一眼,頓時停了下來,喊道:“哎,前名有彎了,前麵有彎了……望北轉了,往北轉了……”他說話向來不分擺佈。隻說東南西北,幸虧這一起行來大師都是風俗了。他聲音一出,梢公便把船往右行去,渾江太窄了,不提早獲得些提早量,這彎轉不疇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