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_第八十四章 各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季直兄,那這天字號答覆會到底占的又多深,他們占了多少股?”趙鳳昌又問道。

“滿人如果把權力交了出來,那他們大權在握,他們還會排滿嗎?怕是奪權都是來不及吧。功名利祿,豈是大家都能看破的。自古造反在野則是喊為民請命,均地納糧,可一旦上了位,那嘴臉便換了一個,遠的不說,洪楊如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可造反未成,這天王便是錦衣玉食、後宮滿院了。這答覆會也都是人,已成,爭權奪利那天然便會健忘排滿二字如何寫了。”

“滿清雖朽,但架子仍在,君主立憲是保住這個架子,內裡是如何樣折騰那就各隨各的意了,再如何鬨也是一個國;而立憲,這但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啊,有幾個軍頭曉得立憲為何物,為何物,他們隻認到手裡的槍,袋裡的錢。到時候相互之間不免爭鬥,屆時便是春秋戰國了,這是局勢。再說細處,自漢初獨尊儒術以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三綱五常乃為統統之圭臬,可俄然天子冇了,那倫常自是不在,這……這可要舉國皆崩、天下大亂啊。”趙鳳昌剛纔就在憂心這個,三綱五常實在就是櫃子上的釘子,一旦立憲,天子不在,那這些釘子就將消逝不見,這櫃子如何能健壯?雖說可用西洋之法替代倫常之釘,但這要幾十年的時候啊。現在群狼環顧。哪有這時候給你換釘子?

從東到西,由南及北都是這通電震驚了。天下高低的報館反應最為狠惡,北洋兵變已息,正愁冇有訊息,卻不想來了個驚破天的,因而擬好的稿子全數取消,從主編到小編,都被關在報館裡,苦思冥想:答覆會為何?楊鼎天為誰[注]?浙江都督為何?所知有限,都隻能按照零零散星的質料去猜想推斷,而後洋洋灑灑大篇大篇的文章就出來。

張謇實在還在消化他之前說的東西,卻不想他如何俄然冒出來這麼一句,道:“這可都是立憲,有何分歧?”

通電本是辛亥立憲派們玩出來的花腔,但因為楊銳的乾係,這類花腔被答覆會所知,然後在這一次杭州發難上用了上去。不過花腔雖好,但用度極巨,天下通電下來,軍統統人都感覺肉痛。不過答覆會隻是肉疼,可天下卻沸騰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