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承平軍驚駭,早早就進入寧鎮山脈的話,那麼本身就撤退十千米到馬胡鄉一帶再反對設防,屆時他們從山地丘陵上行軍,而本身在平原上行軍。除非呈現古蹟,不然的話承平軍的救兵是不成能繞過本身直奔鎮江而去的。

看著這個戰報後,施清瑄皺緊了眉頭:賊軍竟然奔襲了句容,他們想要做甚麼?

他之以是挑選鄙人橋鄉作為預設疆場,是因為下橋鄉剛好就在長江和寧鎮山脈的中間,從長江江邊到寧鎮山脈的山腳下,直線間隔不過八千米罷了。

固然總兵力未幾,但是實際戰役力不俗,比第五師這類倉促編成的新軍隊要強很多。

三月七號,從皖南率軍回援天京的李秀成被石達開親身點將,帶領本部萬人和石達開赴給他的萬人,一共兩萬兵去救≮,援鎮江。

就當林安飛帶領第二師北上天京的時候,在鎮江以西三十千米外的下橋鄉,施清瑄帶領本部第三師萬人,另有第三協防師四千人,一共一萬四千人屯兵此處。

而到時候他隻要把雄師往這八千米直線間隔的中間位置,也就是下橋鄉一擺,那些承平救兵要想安穩通過的話,就必須把本身擊敗,不然的話彆想安然疇昔。

既然打不了埋伏,他乾脆就擺開了架式,事前挑選好交兵園地,修建好炮兵陣地,跟承平軍來一場麵劈麵的野戰!

而這一係列的作戰打算固然是林哲親身下達號令的,並且由名義上的結合參謀部製定策劃,但是中華軍的高層將領都曉得,這些打算都是出自石琅翼一人之手。

就以吳汝孝的兩三萬人,要想守住鎮江的難度太大!

施清瑄並冇有籌算打一場埋伏作戰,實際上鎮江到南京這一段間隔都是沿江平原地形,開闊的地形幾近是一覽無遺,底子就打不了甚麼埋伏,畢竟人家承平軍又不傻,也是會派出大量邏騎前出搜刮的,你幾百一千也許還能藏得住,但是一萬四千多人底子就藏不住。

這些承平軍和中華軍打了幾年仗後,也是漸漸學聰明瞭,他們除了仿效中華軍建立新軍外,也是想了諸多體例來抵消餘勝軍的火力上風,此中非常首要的一點就是挖各種戰壕堡壘,平時兵士藏身在戰壕堡壘內,任憑中華軍的大量火炮轟炸,哪怕是死傷慘痛也死活不出來主動和迎戰。

李秀成嗬嗬一笑:“他們如果分兵來反對我等。鎮江之圍不就解了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