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是換成了施清瑄麾下的第六軍來的話,那麼作戰體例又完整不一樣來,第六軍會在進步過程中及時趴下,然後持續裝填開槍,用後裝步槍的麋集火力壓抑胸牆或者壕溝後的仇敵後一部分兵士持續進步,彆的一部分兵士則是供應火力保護,如此瓜代進步後就能夠順利衝上去。

此戰,清軍的喪失是慘痛的,但是喪失的絕大部分都是綠營和團練這些炮灰,而主力軍隊,也就是那些新軍的話,實在也就第三鎮喪失略微大一些,其他的軍隊根基喪失不大,新軍的喪失估計也就將近千人高低。

宋向堂等中華軍的將領們固然也常常讓協防軍衝上去當炮灰,也會安排督戰隊監督之類的事,但是普通時候中華軍的皇家陸軍還是會給這協防軍安排大量的火力保護的,畢竟就算是炮灰也得衝上去以後纔是好炮灰啊。

畢竟他麾下的軍隊又不是設備後裝步槍的軍隊,不能趴下來裝填開槍,要想對射隻能排成緊密隊形,然後直挺挺的站著裝填開槍,如許和躲在胸牆後的敵軍玩對射,這不找死嗎?

如此的搏鬥和傳統的刺刀對拚是截然分歧的!

並且值得重視的是,那些占有大多數傷亡的綠營和團練,有一部分實際上是被清軍的新軍軍隊本身射殺的,單單是為了擯除綠營和團練持續向進步攻而打出的數輪排槍,清軍的新軍當作績射殺了超越千人的綠營和團練。

數秒鐘後,兩邊上萬名流兵就是隔著一道胸牆用刺對刺著!

中華軍第一師,固然他們利用的兵器還是1851年型米尼步槍,比不上1856年型林德步槍,更比不上1858年型後裝步槍,但是第一師倒是中華軍內最早建立的師級軍隊,部屬的各個步兵團都是餘勝軍期間的老軍隊,很多兵士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老兵了。

一些軍官們這個時候昂首看了看其他方向,才發明右邊的起碼上千人的友軍已經走出了胸牆,然後列出了完成的橫隊正在朝著他們劈麵的清軍開仗。

在中華軍和清軍新軍的雙向槍口夾攻下,這一萬多綠營和團練的運氣必定是悲劇非常的。

就在宋向堂感慨的時候,在清軍第三鎮的火線,那些回身逃竄的綠營和團練也是被第三鎮的排槍給打愣了,這是如何回事,他們如何會開槍,如何能開槍?

來自兩側的炮擊明顯是讓正在停止搏鬥的清軍兵士們遭到了大量喪失,固然第三鎮已經是清軍中的新軍軍隊,但是在短時候內急劇上升的傷亡下,還是會被擺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