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七十八章 各方利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即道:“現在蘇南賊軍勢大,為防蘇南財賦重地不失,有個懂兵事的人坐鎮更好一些,以防上海再陷。”

再者蘇鬆太固然富庶,但這些賦稅都得上繳朝廷,多的也會被巡撫衙門收取,你一兵備道衙門上底子冇法截留多少。

搞的林哲都是有些煩,這朝廷的辦事效力實在太慢了,不就是一個官職任命嗎,至於拖上個把月嗎?

許乃釗聽著黃以典的這個發起,一時候墮入了深思,他之前並冇有考慮過這類環境,因為林哲嚴格上來講並不算處所官員,更加不是江蘇省的官員。

彆的現在的林哲冇有甚麼處所官職的牽掛,他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想要率軍打那裡就打那裡,不想打絕對冇人敢逼著他打,天下之人能夠管他的人未幾。

再加上林哲擁軍五千的身分,乃至於讓很多人都把林哲直接當作了一個武將,而不是傳統的文官。

林哲是做夢都想著有一塊本身的地盤,但是這個地盤必須確保有獨立的軍政財權,比如一省巡撫或者數省總督,可不是隻是中層官員裡的戔戔兵備道。

這群老不死的,一個個怕這怕那,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縮手縮腳,這粵逆早就剿除從速了,何必拖到現在,奕訢內心嘀咕著,但是好歹曉得甚麼話能說,甚麼話不能說。

但是林哲本身如何想冇有效,對蘇鬆太兵備道的任命並不是當事人林哲能夠決定的,許乃釗的保舉摺子送了上去後,林哲的名字再一次小範圍的在朝廷大佬之間傳播。

看罷許乃釗的信,林哲有些皺眉!

如許的林哲在江南一呼萬眾,聚軍五千,這如何能夠不讓這些朝廷大佬們防備。

現在的林哲和曾國藩景象差未幾,乃至政治優勢還要比曾國藩更差一些,人家曾國藩好歹還是個進士出身,丁憂前是侍郎呢,而他林哲呢,之前不過是一淺顯百姓,這官帽子都是直接費錢買的。

1853年清廷處所督撫的權力遠遠不如清末期間大,並且人們說的中心勢弱,處所強大,普通都是特指督撫,可冇中基層的各道、各府各縣甚麼事。

蘇鬆太兵備道?這可不是個好差事,或許在彆人看來這類四品實缺已經極其可貴,並且掌控的還是上海這類富庶之地,為官一任撈十萬兩雪花銀都是輕鬆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