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隻製作了一艘就停止了後續打算,厥後完工的就是清娥級裝甲巡洋艦,該級艦也是1893年水兵第九期擴大打算後的造艦打算,首艦在1893年就是完工,估計本年年底就能夠看到首艦清娥號正式退役了。
火力上,遍及利用四門或者六門大口徑主炮,大口徑的話身管長在三十倍以上,如果隻是十二英寸以下的火炮大部分是三十五倍,極少數是四十倍口徑的主炮,比如帝國的最新退役的後羿級戰列艦,其主炮就是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身管長度。
帝國皇家水兵這邊,具有這些特性的新銳主力艦彆離是最早的前恐懼型戰列艦炎帝級,一共四艘,1888年到1890年連續退役,該級艦標準排水量為一萬四千噸,主炮為四門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的火炮。
一樣被從第三艦隊裡拉出來的另有三艘老式戰列艦,都是一些退役二十幾年的老艦了,題目多多,戰力虧弱,以是拉出來以後,也隻是履行一些遠洋戰備任務。
帝國皇家水兵的真正精華,乃是1888年後退役的前恐懼型戰列艦以及同期製作退役的新式裝甲巡洋艦。
當然了,作為一支天下第三水兵,帝國水兵天然不成能隻要這十四艘主力艦的,實際上除開這些新銳主力艦外,帝國水兵另有大量的老舊戰艦。
再過來則是炎帝級的改進型後羿級,該級艦也是四艘,在1893年到1894年之間連續退役,標準排水量為一萬五千噸,主炮是四門三號毫米四十倍口徑的火炮。
遵循1888年製定的標準,排水量七千噸以上的巡洋艦即為一等巡洋艦,排水量七千噸以下,兩千噸以上的巡洋艦即為二等巡洋艦,排水量兩千噸以下,但是還是以遠洋作戰為任務目標設想的巡洋艦,彆的民用船隻改裝而來的巡洋艦(此類不受噸位限定),則是稱之為三等巡洋艦。(未完待續。)
而於此同時,一支水兵的分艦隊也是正在保護水兵陸戰隊前去菲律賓,保護登岸軍隊的水兵分艦隊固然戰艦的數量很多,但實際上主力艦也冇有多少,由之前炮擊馬尼拉的分艦隊擔負首要保護任務。
綜合上述,目前帝國水兵現役的新型主力艦,一共有八艘戰列艦以及六艘裝甲巡洋艦。
該分艦隊的主力乃是兩艘青龍級裝甲巡洋艦,彆離是1875年退役的青龍號以及1876年退役的月老號,這兩艘裝甲巡洋艦都已經是具有二十年以上的退役時候了,在帝國水兵裡頭乃是現役最老的兩艘主力艦了,本來這兩艘裝甲巡洋艦都已經是被調往了第三艦隊,也就是帝國皇家水兵的後備、練習艦隊,平常連練習任務都不再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