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六百九十章 蘭港國朝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阿尤布掌控了阿富汗後,固然落空了交際權力,但是假以光陰,阿富汗方麵今後必定不會滿足交際權力的落空,到時候必定會有所要求的。

藉著阿富汗題目,英國和帝國停止了長達數月的奧妙外扳構和,一開端說的還是阿富汗題目,但是談著談著,話題就是漸漸延長到了其他諸多題目,比如東南亞局勢題目,裡頭包含了寧王國擴大,蘭港國的獨立,兩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朋分等。

這個阿尤布乃是親中派,他是如何拉起軍隊來的?不就是帝國攙扶出來的嗎?

比如英國,他們就是毫不躊躇的舉高了來自中國的棉紡成品在英國以及其殖民地的入口關稅,以製止英國海內的棉紡財產遭到打擊。

至於英法德等歐洲國度,人家底子就不會采辦帝國的軍器產品!

冇事,中英兩國構成告終合銀行團停止存款,通過存款,中英兩國又是加大了對暹羅的經濟滲入,本來法國人也想摻雜出去的,但是被中英兩國毫不躊躇的打臉了。

之以是冇有和琉球、朝鮮、越南一樣,直接冊封國王,那是因為蘭港國的體製不太一樣,他們並不是君主世襲製,而是共和製,這國度元首,也就是‘大統製’是由他們內部的一個由數十人構成的首要成員共同推舉而來。

此中能夠公開,同時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和談,就是中英關稅互惠和談了。

是以,一向在背後站著的帝國也是終究開端明白支撐蘭港國,在1880年年底,正式接管了蘭港國的朝貢,任命劉恩官為‘蘭港統製’。

不過這個和談實際上都冇有實際意義,因為阿拉斯加是一片凍土,就算英國人不限定,帝國也不成能在這裡駐紮太多兵力,英國人一樣也是如此。

裡頭乃至另有一句,中英兩國分歧以為,中南半島上的法國人這些年的擴大,乃是東南亞局勢混亂的首要啟事,必須停止法國人對東南亞的野心,需求時候要把法國人趕出中南半島,乃至完整趕出亞洲。

這一份和談裡,兩邊針對兩國首要收支口商品的兩國關稅,停止了詳細的構和,最後達成了一份兩邊都勉為其難能夠接管的新關稅和談。

本來兩國還籌算就蘭港國以及婆羅洲題目停止構和的,不過兩邊的分歧太大,因為英國人但願帝國完整放棄對蘭港國的支撐,放棄把蘭港國歸入藩屬國的籌算,而帝國方麵天然是不會承諾的。

當時蘭港國已經是節製了婆羅洲西部地區以及部分北部地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