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兩百九十五章 炮台和火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林哲天然是不曉得這些的,這簡樸的用完早餐林哲也冇有過量的遲延,很快就是帶著人前去第八步兵師的營地,籌辦主持第八步兵師的成軍典禮,然後還得觀閱第六軍和水兵方麵的結合練習。

不過現在是方纔試製,試製過程中發明瞭諸多題目。目前金陵兵工廠以及林德機器廠構成的結合工程師團隊正在告急調試設備處理題目,爭奪早日能夠大範圍批量出產,如果不出不測的話,估計四月份就能夠小批量出產。月產量應當有五百支,而後的月產量將會持續爬升,終究達到月產兩千支的設想產量。

聽罷施清瑄的話,林哲暴露一絲迷惑道:“前些時候海陸軍不是已經批量設備前裝線膛炮了嗎?如何現在這些炮台上還是持續利用前裝滑膛炮?”

水兵方麵,之前則是清一色的前裝滑膛火炮,口徑遍及較大,身管較長,小型炮艦上是十二磅。而千噸級彆以下的炮艦則是二十四磅、三十二磅艦炮為主。不疇昔年的千噸級戰艦紹興級退役後,開端配屬後裝線膛火炮,也就是1857年型180毫米艦炮,1857年型120毫米艦炮,目前除了五百噸以下的炮艦因為本錢題目外持續相沿庫存或者其他船隻退役的前裝滑膛炮外,新造的千噸級彆以上的遠洋主力戰艦已經全麵采取後裝線膛炮,以一百二十毫米(四十磅)、一百八十毫米為主(一百一十磅)這兩種口徑的火炮為主。

是以新完工的金陵兵工廠也冇有去出產林德機器廠那邊已經停產的1856年型米尼步槍,而是直接仿造林德1858年型後裝線膛步槍。

在炮台上轉悠了足足兩個多小時後,林哲纔是淺笑著帶著世人返回,此時已經是鄰近早晨啊,跟在林哲身後的那些身強體壯的甲士們倒是還是精力好的很,但是很多隨駕而來的文官們就是有些撐不住了。

現在跟著林哲下了炮台,等林哲進了臨時行宮後,這些隨行的官員們也一個個是放鬆了下來,這才拖著怠倦不堪的身材各自去歇息。

而岸防軍隊,也就是在吳淞炮台以及江陰炮台上,一樣是後裝線膛火炮以及前裝滑膛炮異化,用以少量180毫米。120毫米的後裝線膛火炮為主力,另有六十四磅、三十二磅的前裝滑膛炮作為幫助力量。

林哲點頭不在說話,韓向方口中的金陵兵工廠已經籌差未幾一年了,廠房早在客歲就已經完成扶植,工人的招募和培訓也已經接踵完成,在三月初的時候就是正式試造中華軍內目前最早進的現役步槍,也就是林德1858年型步槍,這類後裝線膛步槍固然還是存在諸多題目,但是在疇昔三個月在第六軍的嘗試性設備中還是發明瞭其龐大的戰術代價,比米尼步槍更大的戰術代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