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梟雄_第兩百九十九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通過望遠鏡能夠瞥見諸多戰艦正在破浪進步,戰艦的身影在淩晨的薄霧中若隱若現,為首的是一艘龐大的帆船戰列艦,該艦中間另有好幾艘冒著黑煙的小型蒸汽拖船,它們正在合力拖遝著那艘三千多噸的帆船戰艦溯江而上。

這一支艦隊的氣力幾近能夠碾壓遠東的任何水上力量,中華帝國籌建數年的水兵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如,而如許的一支艦隊足以碾壓遠東任何水麵力量的龐大艦隊對於英國海上力量而言。倒是屬於微不敷道的一支分艦隊罷了。

僅僅是看一眼大抵,就能夠數的出來麵前的這些戰艦足足有五十艘以上!

除了上述六十六門重炮外,彆的另有麵向陸地的將近二十門十二磅前裝滑膛炮以及多少三十二磅臼炮。

到了現在,吳淞炮台那邊一共具有九門一百八十毫米的後裝線膛炮,也就是林德1857年型180毫米艦炮的岸防炮版本,彆的另有十四門一百二十毫米的後裝線膛炮,即林德1857年型120毫米艦炮的岸防炮版本。

這艘龐大的帆船戰列艦前麵,則是一艘艘身形一樣龐大的快速帆船戰艦,排水量一千多噸到兩千多噸不等,由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一字縱隊。

如此也就形成了。林德機器廠前後製造的十多門六十四磅火炮是向來冇有設備到戰艦上,而是彆離用在了吳淞炮台以及江陰要塞另有福州那邊的金牌炮台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場戰役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挑起。並首要參與,英國當局以及法國人不過是共同的主要角色罷了。

而成心機的是,不但僅是水兵船隻,就連陸軍軍隊大多數也都是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軍隊,包含駐防在廣州、香港以及前來上海的一萬五千名陸軍中,真正的英國陸軍隻要幾千人罷了,相稱多軍隊都是以步虎帳為單位抽調而來的。比如說東蘭開夏兵團第1營,皇家女王兵團第1營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