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獻給七零年代_第005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聽是知青,王嬌就多嘴問了句:“他們在哪個師?”剛纔看日記,王阿嬌有寫到黑龍江出產扶植兵團一共有六個師,每個師部下遵循勞動處所分歧又分為二十幾個團。根基一個團就是一個農場。比如五師的五十三團又叫紅蒲月農場,三師的二十九團叫雙鴨山農場。除了六個師,兵團另有直屬辦理的三個師和三個營,王嬌要去的紅星農場在三師。

董秋莎臉紅,看了王嬌一眼,彷彿是不美意義,緊了緊嘴角對那名男青年說:“李大壯同道,我說過多少遍了,為了更好的為故國為革/命做進獻,早就不叫董小翠而是叫董秋莎。”

她倆正熱火朝天的聊著,隔了兩道門的205住戶俄然翻開門。

“喂!你們倆說話能不能小點聲,大中午的不曉得其彆人正歇息麼。”

東北地盤肥饒,糧食產量高,但因六合酷寒,蔬菜和生果的產量就差多了。很淺顯的蔬菜在南邊賣得很便宜,但坐火車運到東北後,即便不那麼新奇也因物以稀為貴,搖身一變成了豪侈品,代價高的離譜,六七十年代時淺顯人底子消耗不起,更彆提產量更少的生果了。王嬌舔舔嘴唇,不知怎的俄然想吃鳳梨。

王嬌看著青年,心想此人長得還行,如何吃東西吧唧嘴?

不提這事還好,一提這事董秋莎鼻子又氣歪了,本來這幫青年到了接待所就直接被唐書記安排進了客房,壓根就冇做甚麼登記,一開端董秋莎還覺得唐書記是忘了,等厥後拿著登記簿找到這幫青年時,此中一小我特橫地說:“登記?登記甚麼?也不掃聽掃聽我們是誰,在北京都冇人敢難為我們,到了一個雞西如何就這麼多破事?奉告你啊,我們住在這兒是你們的幸運,冇讓你泡茶倒水服侍就不錯了,從速走!”

“王阿嬌同道,你說他們跟舊社會時逼迫老百姓的貴族本錢家有甚麼辨彆?現在早就除四舊了,可這幫人的腦筋裡還殘存著幾十年前的封建思惟,我是共青團員,不能讓如許的毒瘤在社會上肆意妄為,他們嚴峻停滯了我們巨大故國進步的法度對不對?”

“感謝,我不吃。”此地不宜久留,王嬌冷著臉回身回了屋。

“飯店不難找,你出接待所沿著大街一嚮往東走,大抵走四五百米就能看到一個叫“慶芳”鋪子,中間是家糧油店,瞥見糧油店就能瞥見它了。”董秋莎熱忱地先容道,並說這家國營飯店酸菜餡兒包子做的非常好,餡兒純,味兒隧道,上海絕對冇有賣,很多從外埠來雞西的搭客臨走時都會帶幾個包子走,不是留在火車上本身吃,就是帶回家給孩子。“酸菜肉的3分一個,胡蘿蔔肉的3分5一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