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張英卻仍然看得欣喜不已,口中不住地連連獎飾——畢竟胤祺這時候還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同齡的阿哥都在規端方矩地描紅習字呢,他就算寫的再差,也已算是極其出挑的。更不必說胤祺的字固然力道不敷,間架佈局卻已初具雛形,一紙的小楷工工緻整,已是極大地超出了張英的心機預期。
胤祺淡淡一笑,悄悄點了點頭,安然地望著他含笑道:“甚麼都行,一言為定。”
胤祺宿世之以是去考理科狀元,毫不是因為有多酷愛數理化這些科學知識,而是因為他底子就學不明白地理政治這些頭疼到死的理科科目,對作文更是苦手得要命。忐忑地跟著張英走到一邊,答了幾個題目以後,他的心頭卻俄然大定——固然理科思惟差得一塌胡塗,但他的記性是出了名的好,多拗口的台詞腳本到了手裡,他也隻需看一眼就能記個大抵,再通讀上兩邊就能背得非常流利了。張英隻是考他那些背誦的古文名篇,固然早已離開黌舍這片苦海多年,但當年能把很多學子幾近逼瘋的招考教誨卻早已把很多文章變成了前提反射,十句裡總能穩穩地答上個七八句出來。
“冇混鬨,說話算話。”胤祺笑著從袖子裡取出個東西來,掰開了胤禛的手,將那東西悄悄放在他的掌心,“那顆糖的回禮,我昨兒本身做的,給你拿著玩兒吧。”
胤祺臉上一紅,趕緊口稱不敢,心中卻忍不住悄悄腹誹了一句——看來他這位皇阿瑪逮著機遇就損他的弊端是越來越嚴峻了。麵前這一名老先生中正平和儒雅溫潤,明顯是位一貫待人寬和的好好先生,由他口中說出的話竟然都已模糊聽得出半損不損的意味來,實在不曉得康熙和他白叟家說的原話究竟有多慘不忍睹。
胤祺瞄了一眼不遠處坐得筆挺彷彿心無旁騖的太子,實在不想再招惹甚麼風頭,卻又實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隻得乖乖地應了一聲,一邊在內心揣摩著今後大不了弄出個近似傷仲永的故事來,假作個小時了了大一定佳的半截天賦,一邊認命地從一旁的筆架上挑了一支九紫一羊的羊毫,飽蘸了墨汁在紙上一筆一劃地默著三字經。
他的語氣顯得極平常,彷彿不過是做出了一個最簡樸的承諾。胤禛內心卻不由悄悄一顫,連呼吸都彷彿有些有些短促,微啞了聲道:“甚麼都行?”
那聲音固然衰老,卻仍然中氣實足,彷彿還帶了淡淡的慈愛笑意。胤禛立即回身拱手見禮,恭敬道:“見過張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