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皇子跑出來做買賣,汲汲營營,與民爭利,到底不是甚麼好名聲。
每家店鋪都有本身的進貨渠道,糧店本來的店主固然把店鋪盤出去了,可本身另有其他糧店,以是手裡的進貨渠道並未交給他們,如許一來,賣完了存貨以後,糧店就要麵對斷貨的危急了。
這一趟出宮的成果,兩人都非常對勁。
固然掌櫃的聯絡了很多都城四周的莊子,情願收買糧食,可起碼也要本年夏收以後,才氣收出去,中間三四月這段青黃不接,糧店買賣最好的時候,倒是白白華侈掉了。
這處鋪子的掌櫃是玉齡的陪房,她出嫁時烏拉那拉家陪嫁了三間鋪子,裡頭的掌櫃和伴計都是做了很多年的白叟了,此次開新店,玉齡便讓此中兩位掌櫃的把本來的鋪子交給新提上來的掌櫃,來打理這邊的店鋪。
本來就算兩人不來,老闆恐怕也要讓人傳話,這會兒見他們過來了,趕緊將這個難處說了出來,請他們決計。
玉齡明顯深知這個事理。
特彆是她將鋪子打理得很好,更是讓胤禛刮目相看,想著今後購置了新的財產,也能夠交給福晉。畢竟朝堂上的事情太多,他抽不出精力來兼顧這邊。有人能分擔,天然是功德。
兩間鋪子間隔並不遠,他們先去的是綢緞鋪子,玉齡得知,本來他們身上穿的衣裳,也是出自自家鋪子。
因為是四爺的財產,倒是冇人不肯意。並且不愧是積年的老掌櫃,鋪子固然纔開張,買賣倒是已經上了軌道,開端紅利。玉齡對此很對勁,胤禛也悄悄點頭。
他說著頓了頓,像是非常謹慎的考慮了,才緩緩道,“不能打我的名號。”
胤禛想了想,道,“北都城裡住了那麼多的官員和宗室,也不是家家祿米都能吃完的,總會有人想拿出來賣,轉頭找小我去探聽一番,他們都是賣給誰的?如果有還冇賣出去的,就收出去。”
他帶來的是兩套男裝,一套用料華貴,手工邃密,一看就是貴公子的打扮。另一套則是淺顯的棉布製成,色彩也是灰撲撲的,應當是跟著出門的仆人所穿。
不過糧店那邊卻出了點題目。
免得將來他不歡暢了,感覺她這是冇有把他放在眼裡,那真是幾張嘴都說不清。
固然胤禛目前並冇有透暴露如許的偏向,但是玉齡還是能從他常日裡的言行當中,看出他對女子的輕視與不在乎。
歸去的路上,胤禛對玉齡承諾,等本年夏天皇上巡幸塞外的時候,他如果能隨駕,就帶著他一起去,如果不能隨駕,那就帶他去城郊的莊子住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