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崩壞年代_第五十一章南巡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消想都曉得是誰,餘慶點點頭,“而後裕親王拿下了統統曉得假皇上分開車駕,微服出動,此中就有睿親王。不過,此事乾係嚴峻,奴婢們探不出任何動靜,隻是思來想去,都感覺睿親王的懷疑最大,以是奴婢纔會說似是。”

“昨夜莫統領跟裕親王一同設下圈套,道為避刺殺,皇上微服南下,隻派十名侍戍衛衛,六合會的人公然入彀。假扮皇上的人奧妙分開了驛站,而後在德州境內,六合會的人在途中設伏,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六合會的人被一網打儘,隻逃脫了一人。”

不過是一句偶然之言,且道的也是究竟。但這動靜,卻不知為何傳到了豐離跟康熙的耳中,豐離聽過就丟開了,毫不在乎,與那說了此話的少女,也並無見怪之心,以後宴會散去,想著將近回京了,她這內院交際的事兒,可算是快結束了,豐離是很高興的!

二十三日,康熙帝至郯城縣,率侍從大臣及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河道總督王新命、漕運總督馬世濟等觀察中河。因中河侷促,逼近黃河之岸,萬一黃堤潰決,失於防備,兩河必將混而為一,宜有防備之法。特令諸臣各抒己見。尚書圖納等主張於迤北遙堤修減水壩三座,以分水入海。原任河道總督靳輔以為,若將遙堤加固,當不至有患。河道總督王新命假想在可流入中河的駱馬湖口修減水壩,使其水歸入黃河;再將郯城禹王台構築以禦駱馬湖之水,則中河可無虞。康熙帝唆使:鎮口閘、微山湖等處水大,可仍開支河口,黃河運道可仍並存之。

二十五日,康熙帝舟泊山陽縣。令免江南全省積年積欠,包含地丁賦稅、屯糧、蘆銀、米麥豆冗賦等,約二百二十餘萬兩。

二十九日,舟泊鎮江府金山寺。諭河道總督王新命補葺高郵等處破壞的石堤。

可康熙那處聽入了此話,與諸人喝酒,不由多喝了幾杯。

豐離讚美地看了餘慶一眼,“如果內賊是睿親王,天然隻會禁!前任睿親王多爾袞,那是為大清立下無數汗馬功績的人,現在他的畫像和牌位都在太廟受大暗香火,衝著多爾袞的麵子,皇上必定會留他一命,以免寒了功臣們的人!”

十九日,康熙帝至蒙陰縣。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以奉旨與噶爾丹會盟難堪具疏自陳,康熙帝令遣使往諭噶爾丹前來會盟,並遣使往**,命其遣人同清廷使者同往諭和。

仲春,經鎮江、丹陽、常州、無錫、姑蘇,於本月初九日抵杭州。十一日諭侍從部院諸大臣,言數事:酌量增加江南、浙江退學額數;南巡以來所經處所之官員,除八法處罰及列款糾劾外,凡因公罣誤及升級留任者,準與開複,升級調用者帶所降之級留任;所經處所現在監禁人犯,除十惡及詔款所不赦等罪及官員犯贓者不宥外,其他自康熙二十八年仲春十一日之前極刑及軍流徒罪以下,已結未結,俱予寬釋;備辦船隻處所官,各加一級;縴夫供役,量給恩賞;因蠲免租賦,官方有建立碑亭,稱述德意者,令停止;令江浙督撫嚴行禁飭不肖有司藉端詞訟,朘削百姓;凡商民抵關,交納正稅即應放行,榷關不得稽留苛勒;令議定優恤駐江寧、鎮江、杭州滿洲、漢軍兵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