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我看到最大的贏家是太後,因為我而被皇上禁足,畢竟也因為我,她獲得了自在!”(未完待續)r655
豐離轉頭看了餘慶,“我們在梅林外聞到的香氣是誰放的?又是誰,將餘歡跟皓軒打昏扔進山洞的水裡?我們,為安鄙人水以後,登陸會俄然有力?這麼周到的打算,隻是偶合,隻是幾個犯下的主子的煞費苦心?餘慶,你信嗎?”
否定一方辯駁,如有人以死狀告便不講證據,試問,有那惡棍為詐人而詐死者,莫非便要讓那被騙之報酬那惡棍賠命?自古以來,量刑科罪者,當以真憑實據為終究考量,布衣百姓也罷,達官貴族也好,若因一麵之詞而定人罪過,公理安在,公道安在?魘鎮之言尚且另論,道皇貴妃與人私通,當夜百官命婦隨皇上可見,皇貴妃是否與人私通,但可問百官命婦,莫不是有報酬讒諂皇貴妃而用心為之?
是以,不管上方的明流暗湧,底下的百姓們,倒多是不承認豐離所謂的魘鎮私通之罪。那麼,民氣得以安撫了,清流之輩,多有那等沽名釣譽之輩,亦是旁人手中的棋子,並不覺得據。當然,首要還是民報登載的內容皆以實為主,從未曾改了投稿之人的內容,再加上民報一向以來都是以公道為名,倒是早已獲得清流與百姓兩方的承認。
“如皇上所說,外務府世世代代聯婚,此中盤根錯節,若要洗濯,唯有連根拔起。但,除夕之事,當真隻是戔戔主子們所為?”豐離昂頭看著康熙地問,康熙原不想說,豐離道:“皇上獨寵於我,我早已犯公憤,八旗貴族也好,漢人新貴也罷,想著通過後宮來影響皇上的人,都會想著將我除之而後。如許的連環計,步步為營,且不留涓滴把柄,與其說是一人所為,倒不如說是世人合力。”
這回問到李德全所知的,立即答道:“主子查探到,此女為衛氏,與良嬪同出一族,是康熙二十一年進的宮,先前是在慈寧宮當差,是為二等宮女,太皇太後薨逝後,慈寧宮人手遞加,因有一回此女高燒,為太後所救,是以此女請入寧壽宮當差。主子查清,此女能入慈寧宮當差,也多得良嬪費了些工夫,常日裡與良嬪乾係亦是不差,可在此女撞柱銘誌,狀告皇貴妃前,並無人與她有所打仗。”
“她達到目標了!”豐離幽幽地開口,餘慶一愣,“她?她是誰?”